有人問:“基督教信仰是不是一種唯心的東西?”又有人問:“基督徒的品行是不是道德修養的成果?”還有人提出:“基督教對人文素質和社會進步的確是有積極的作用,只是‘上帝’這個概念有點過時,不夠科學。如果我不接受‘有上帝’的信仰,只接受《聖經》其他的教導,能算是一個‘基督徒’嗎?”(這種思想尤其多見於目前的中國大陸文化界。)問這些問題的人,一定是對基督教或者基督徒有過一定的接觸,他們從現象界觀察到基督教有某些特殊、可取的地方,但是他們沒有親身體驗過基督教信仰的實質。

其實,許多基督徒在沒有作基督徒之前,人家向他們傳福音,他們也曾各自對基督教有過類似上述的那些主觀結論,也都曾拒絕接受基督徒所傳的。但,一旦他們成為基督徒以後,他們整個人改變了。他們發現了一些從前看不見的事。於是,他們也試圖把這種新發現、新經歷告訴別人。結果呢?他們遇上了從前的自己!看不見的、沒有聽過的,無論你怎麼講,就是無法瞭解。

基督教信仰不是個人的心理作用可以產生出來的,因為這個信仰的內容有許多是違背人的意願的;基督徒的人格也不是可以“改造”出來的,而是另一個新生命的“再造”,因為修身養性只能對原有的生命作“量”的改進,但一個外來的新生命則是“質”的改變;最後,基督教信仰有別於其他絕大多數宗教的地方,就是在於它的信徒不是信奉一套理念,一堆教條,或一個理想,而是信一位有位格的神(A God who is a Person)。因此,基督教信仰不單是一套信念(A set of Beliefs),而更是一種位格際的對交關係(A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換句話說,基督徒所信的是一位活的、會與人交往的、有主動性的神。把這位“神”去掉,只要剩下的好處,就完全失去了基督教的實質。這樣的“信徒”不知道該怎麼稱呼他才好,但他一定不是“基督徒”!

基督徒與重生

基督徒之所以是基督徒乃是因為在他生命中有了基督性情的本質。粟米是粟米,你把它磨得再細,它還是粗糧;大米是大米,再糙的大米也還是細糧;無論你把粟米怎樣“改良”也不會種出大米來。這是本質上的差異。基督徒的生命也是如此:人就是人,再怎麼改造、修練,也不會生出神的性情和本質來。因此,人們常常會聽到基督徒用一個很特別的詞來形容自己──重生(Born Again)。

“重生”,顧名思義就是“再有一次的生命誕生”。常常聽到基督徒講這個詞,不過,講得最多的人不一定是對重生這一觀念盡都瞭解。重生包含了以下幾方面的意思:
1、重生是神的工作,不是人自己努力的成果。英文的”To be born again”是個被動語態。母親生孩子,孩子是被生下來的。若公公婆婆急於抱孫子,兒子媳婦卻想晚一點生孩子,老人家總不能怪責孫子為什麼不努力出世吧!同樣,重生是神作主動的。聖靈什麼時候,要重生什麼人,不是你我可以決定的。耶穌說:風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吹,我們無法知道,但是我們可以感覺得到它所帶來的後果。神的靈就如風一樣,看不見,摸不著,但當聖靈在人心裡作工的時候,被重生的人當時也許察覺不到,但事後會發現自己與以往大大不同了。而在旁的人則也能從這人生命的有形改變而得知聖靈無形之工作的實在。

2、重生是內在生命的徹底改變。這也是基督教與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宗教”是用一些外在的教條、規範來約束人的言行。這種約束對某些人來說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常聽到有人說:“宗教總是導人向善的,有宗教總比沒有宗教的好……”但是,外在的約束是消極的,如果沒有內在的性情配合,對信奉的人來說很可能變成一件苦差──心中欲為之,宗教曰不可為之,苦也!這也就是為什麼好些人看見某某基督徒的好品行,雖然會欣賞他,肯定他,不過就是不要像他。他們覺得信了基督教,這也不許,那也不准,一天到晚跟自己過不去,何苦呢?因此,把基督教信仰看成是人的心理作用,自然而然產生出來的結果,是既不符合實際情況,也不合乎科學精神的結論。

如果一個人沒有向善的本質,任何“導人向善”的教條只能叫他活得更辛苦。基督徒都有自虐狂嗎?非也!他們內心喜愛神所喜愛的,厭惡神所厭惡的。這是神的性情在他裡面自然的流露,而不是因受制於教規,“不得不”照著做。人從外表觀察到的是兩者間一些相似的宗教表現,但在兩者內心中也有主動與被動、積極與消極的巨大差別。真正的基督徒會對神的事情有一份發自內心的渴慕。這不是說基督徒一定不會犯錯,但他信主前後的內心世界是大不相同的,因為神

■把剛硬的心(石心)除去了;
■賜給人一顆柔軟的、願意順服神的心(肉心);
■把神自己的靈放進人的心裡。   
(以西結書36:26-27)

對罪和善的心態是有天淵之別的:信主前,他有自己的私欲,鑒於宗教規條,勉為其難循規蹈矩;信主後,他有神的性情,偶爾犯罪後,會失去平安,心中責難。因此,使徒保羅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一切的事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3、人重生是要藉著水和聖靈重生的。當耶穌在約翰福音三章講這話的時候,還沒有提到洗禮。“水”,對猶太人的意義,就是潔淨。耶穌的意思是,當我們被重生後,我們的心會被潔淨,因而會對自己從前的罪過感到難過,自責;同時,神又賜下聖靈,叫人悔改信主,從此棄罪從善(參多3:3-8)。因此,若有人稱自己是基督徒,卻沒有聖潔生活的表現,或者視聖潔為負累,覺得過信仰生活過得很受束縛,這人的信仰一定有問題。

由此可見,重生,是神作主動所成就的善工,非人憑自己努力所能達到的結果,(人得救是本乎恩,弗2:8-9)。神重生人的目的是要把一個嶄新的生命賜給人,叫人不止知道何為善,並且有能力行善。

基督徒的信主

中文的“信”字,在英文裡可以翻成兩個詞:一是”Believe”,一是”Believe in”。這兩個詞所包涵的意義是有分別的。”Believe”是理性範疇的活動。信的人是主體,所信的物件是客體。這個客體可以是一個事件,一套理念、一個事實,或者任何不一定具有位格的事物。”Believe in”則不同,它除了理性活動之外,更重要的還是一種意志行動和感情,而所信的物件往往是有位元格的。故此,”Believe in”通常用在位格與位格之間的相交事宜上。基督徒“信”耶穌(Believe in Jesus),這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它包括了整個人理智、意志、情感的投入。

當今的世代,人們對信仰大多不是採取這種態度的。在理性方面,人們不會去問所信的物件真實不真實;在意志方面,常有人建議:“信什麼都不要緊,只要別信得太迷就行了!”在情感方面,人們的態度是,我信因為這信仰很合我的胃口,甚至有的人加入教會,原因只是那裡的人讓他感覺很好!

“信”與“知”

基督教的信仰不是盲目的!《聖經》所講的“信”是有內容的。真知識和真信仰是分不開的。常有非基督徒的朋友問:“根據基督教的信仰,你們怎麼看安樂死呀?同性戀呀?民主自由呀?甚至外星人呀?……”人們以為信仰的內容就是對具體事物的一套套系統化了的看法。但這不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基督教所講的信仰是“對上帝本身的認識”(Knowledge of God Himself)。當基督徒知道自己所信的上帝是怎樣的一位神,有怎樣的屬性、怎樣的權能,要求信徒與祂建立怎樣的關係,將來要怎樣對待這個世界……那時他自然會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來處理一切具體的事件。

信心的內容乃是根據神救贖工作的事實、神的存在、神話語的啟示、聖靈對人的愛……基督徒相信耶穌基督是神,祂不但死而復活,而且有一天要再來。這種“信念”會產生“信靠”的行動!耶穌的一個門徒多馬,在耶穌復活以後還是對主復活的事心存懷疑。但當耶穌向他親自顯現的時候,多馬不是說:“噢!我現在相信了!”而是立即俯伏在主前說:“我的主!我的神!”(約20:28)。這是信心的宣告,由“真知”到“真信”的表現。

“信”與“認”

中文的“認”有兩種意思,一是理性過關了,所以承認這是真的(Giving mental assent);二是行動的表現,即在眾人面前作出宣告(Giving public announcement or proclamation)。基督徒在傳福音的時候,常聽到對方這樣回答:“其實這信仰是不是真的不要緊,只要……就行了!”“其實,我也很想信,但是我的家人反對(或者我的單位、組織反對),我能不能在自己心裡信,人家問起來,我不承認呢?”要知道,“信”是與神(一位有位格的神)的對交關係。你信不信民主能帶來進步,是一回事;但你試試告訴你的父親:“我的心真的相信你是我的父親,但如果我家人問起來,或者有別人問到,我不能認你。”行嗎?耶穌說,無論誰在人面前不認我,我在我天父面前也必不認他(太10:33)。Faith is acknowledgement of the Truth and building up of a relationship! 羅馬書10:9告訴我們,一個人要得救就必須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相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心信、口認是信仰的要素,也是救恩的基石。不知道所信的真實不真實而願意宣稱自己是信徒的人,這人的信仰是空的;說自己心裡相信而不願意公開承認的,這人的信仰是值得懷疑的。故此,信仰的內容和在人前的認信是同樣重要的。

“認”與“堅守”

認還包括對主忠心的承諾,即表明願意一生跟隨主的心志。歷世歷代的教會所持守和所認信的就是“耶穌基督是誰?”這個資訊,(參看腓2:5-10,和提前3:16)基督徒知道有一天主要再來,今天在地上認耶穌為主,他們要與天上、地下和地底下的一切,一同因主的名屈膝敬拜,稱基督為主!(腓2:11)。正因為對耶穌基督有這樣的信心,他們才會立志跟隨主到底。

但願我們用一個很嚴肅的態度來對待這個信仰。願主耶穌的靈重生我們,叫我們“知”而“信”,“信”而“認”,“認”而“堅守”。在這個信仰紛亂的世代裡,為自己找到方向,降服真理,維護真理,高舉真理!

資料來源:中華展望 電子文章 福音單張 Gospel 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