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老太太,第一次坐飛機出國,要到美國探親。她的票是經濟艙的,上了飛機,看見商務艙的位子比較寬敞舒適,就坐了下來,任空服員怎麼勸說,她就是不聽,還說:「我們在鄉下坐公車,上了車,愛坐哪裏就坐哪裏!」空服員拿她沒辦法。之後,有一個年輕人走過來,在她耳邊說了幾句話,老太太就匆忙收拾包包,走到後面的經濟艙去坐。

空服員十分佩服這年輕人,好奇地問他:「你跟老太太說了甚麼?」他回答說:「我問她要去哪裏,她說要去美國。我告訴她,要去美國的坐在後面,坐在前面的是要去澳洲的。」

這個網路笑話,除了讓我們哈哈一笑,還可以給我們甚麼樣的思考和功課?飛機上的經濟艙和商務艙,可以各自飛往不同地方嗎?當然不行。飛機的機頭、機身、機翼、機尾可以各飛各的嗎?當然也不行。

前提與選項

這個問題有一個邏輯關係,就是前提是前提,選項是選項,前提不能拿來當選項,如果錯把前提當選項,整個問題就錯亂了,也就是笑話中的「凸槌」部分。飛機是整體,也就是前提,座艙是選項,不可能「飛機的前半段飛往澳洲,後半段飛往美國」。再舉個例子,「觀眾購票進場看某一場電影」是前提,「零食飲料各買各的,位子各坐各的」是選項,但是必須同時看同一部電影,不可能「各看各的」。

在我們的生活文化,用到「各……各的」場合很多。例如,在餐廳吃飯,我們可以說「各付各的」;在網路,「各上各的」網站;棒球場上加油,觀眾「各擁其主」;在政黨顏色取向,「各選各的」。而在宗教信仰上,也說「各人信各人的」,可不可以呢?

「各人信各人的」,就好比說,有人拜媽祖,有人拜關公,有人拜樹王公,有人拜王爺,也有人「逢廟必拜」;有人信佛教,有人信道教,有人信回教,有人信宋七力,有人甚麼都信,認為「有燒香就有保庇」;也有人信算命,有人信風水。也有人甚麼都不信,或不知道要信甚麼,當被問到「信甚麼教」就說「我信睡覺」。

不一樣的「基督教」

至於基督教的信仰,其實並不是一種「教」,所以稱「基督教」,應該是便於稱呼「信靠耶穌基督救恩的一群人或教會」。它不是人文的宗教,不是宗教儀式,不是宗教哲學,也不是教人如何修行達到甚麼境界、如何行善以換取福報、如何會在下輩子的輪迴中提升或沉淪。基督教的上帝,不是人變的,不是人造的,也不是人想像出來的。

聖經創世記一章一節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萬物。」在這句話裏,上帝創造出時間、空間、物質,包括宇宙天地、還有人類。上帝啟示祂是一切萬有的「主」(the Lord),萬有也是藉著祂造的(參歌羅西書一章16節)。換句話說,祂是個超大的「前提」,不是「選項」。

在出埃及記二十章一節「十誡」裏,上帝啟示說:「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因為「別的神」是人造的,是人的「選項」;人喜歡的是,「想拜甚麼,就拜甚麼;想不拜甚麼,就不拜甚麼」,或者「各人信各人的」。但是,依照上帝的身分和權柄,祂是可以這麼說:「你不拜創造者,怎麼反拜起受造物呢?」

十誡
十誡

每個人都是獨一的

世人常有一種誤解,以為「獨一的」就是「霸道、排斥、沒有雅量」。其實,兩者並不等同。太陽只有一個,跟「霸道」有甚麼關係?有古書說,「從前天空有九個太陽」只能當神話故事看。「父親、母親、丈夫、妻子」的角色都是獨一的,人不能說:「一個父親,那太霸道了,我要兩個生父!」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的」,包括指紋,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一樣的你,人不能因此說「你排斥別人,你沒有雅量」。

至於人跟上帝的關係,上帝愛世人,這是無庸置疑的,只是祂恨惡人的「罪」(sin);人的污點或罪愆,在聖潔的上帝面前無法稱義,誰敢自誇說「我是完全的」。所以,人必須像「浪子回頭」一樣,透過耶穌的犧牲和贖罪,才可以回歸到上帝的國度。

在世人的生活裏,有很多事情,可以有很多「選項」;但是也有些事情,沒有選項。上帝本身不是選項,但是我們人的生命怎麼來?要怎麼活?「明天過後」,要怎麼去?不是宿命,是人的自由意志可以決定的。

取材自<中信月刊第518期 2005.04出版>

作者:余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