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柯麗文,佩芬改寫
也許你或你的親友正在日本大地震災區,也許你剛失去一個最親愛的人;也許你這個月沒法付清房屋貸款的月費;生活當中的危機總是層出不窮,對我們的影響卻是至深的。我們會感到無助、憂傷、壓迫感。有些人現在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有些人的危機雖已成過去,但往往電視所播放的情節會帶來一幕一幕痛苦的往事。
我們最容易對破碎的婚姻、離婚、死亡、病痛、意外、恐怖事件、戰爭等危機產生反應,這些問題所引起的創傷會對生活造成怎麼樣的影響呢?我們應如何作好準備來面對人生各樣的危機呢?婚姻家庭輔導專家琳奈特霍伊指出我們先要瞭解生活難題與危機是不一樣的。
生活難題是你能想辦法解決的,這難題雖然令人頭痛或看不通,但終究是有個解決的方法的。
生活危機則是一個高度動盪和危險的緊急狀況,必須馬上實施救援行動的,這種危機通常是人沒法控制的。當個人的心態無法有效地應付一件生死存亡的突發事件所帶來的衝擊和威脅時,危機就會出現。
一般人對危機的反應最常見的是精神壓力驟升,思想混亂,精神崩潰,而體能方面會產生心跳加速,高血壓的症狀。危機會導致有些人去尋求神,有些時候卻又會令一些人質疑他們對神的信仰。
應付危機所帶來的恐懼的方法:
- 坦白向人訴說所發生在你身上的變故和你的感受。這是處理悲傷心情的第一步。
- 多方尋求説明,包括教會,社區或專業的心理輔導。
- 好好照顧自己,多作運動,注意飲食及儘量放鬆。
- 讓家人,朋友及支援小組來和你走過復原之路。
如果你真的無人可訴,你可以向 神禱告。
當我們不知道下一步要怎樣走時,我們可以祈禱。你也許會說,祈禱有什麼用呢?為什麼要告訴耶穌呢?答案是:神了解你的痛苦憂傷,祂並非遙不可及,痛苦是你的親身體驗。當主耶穌在世間的時候,祂所受的苦楚是無人可比的。祂未曾犯任何罪卻受那最痛苦殘酷的死。你可以告訴祂任何的事,因為祂關心我們的需要,並 瞭解我們身受的苦楚。聖經《以賽亞書》53章3節形容耶穌是「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祂知道什麼是焦慮,肉體的傷痛、饑餓、寒冷和憂傷。祂也曾經哭泣,甚至向父神發出疑問。
我們心中的疑問
為何我的家庭是充滿了掙扎?為何我丈夫離我而去?為何這世界有那麼多壞人呢?為什麼我們要打仗呢?為什麼會有天災人禍呢?我們都需要答案,也必須有機會去問這些問題。
神並不怕我們問問題。聖經的偉人中也有不少向 神提出問題的, 神都一一回答他們。
《哈巴谷書》是舊約的一本先知書,記載人對 神的質詢。哈巴谷看見他當時國家的苦況,他向神說:『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哈巴谷書》1:2)然後他繼續問神:『行詭詐的,你為何看著 不理呢?惡人吞滅比自己公義的,你為何靜默不語呢?』(《哈巴谷書》1:13)可是耳熟能詳?多少時候我們也會發出同樣的問題,尤其是當別人得到你想要的,而你自己卻得不著。
神對哈巴谷的問題有答案。祂告訴哈巴谷,在這個看來不合理的世界中,「惟義人因信得生。」(《哈巴谷書》2:4)這是什麼意思呢?信心就是相信這位偉大的神會允許不幸的事發生的背後,在美伊戰爭的背後,有祂的美意和目的。過信心的生活就是能夠在早上一睜開眼睛就對神說:『神啊!我雖然不知道你在想什 麼,雖然這世界充滿了混亂和傷痛,但我知道你與我同在,你總說過你愛我,所以我現在要起床,看看你是否要在今天給我們一個轉機。』
我們很想說:『神愛你,所以一切都會順利。』
神很愛你,但有些時候卻事與願違。我們當中很多曾經失去心愛的親人,或者正在為上了戰場的兒女擔憂,或許身患疾病,或受盡背叛之苦,或是債務纏身。 這種日子是很悲哀的,晚上睡覺還常常輾轉難以入眠。縱然如此,神仍然掌管一切,祂是我們的盼望。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一天這些傷痛都要成為過去。
為何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呢?
我不懂得回答這問題,但我確知 神是真實的。祂甚愛我們,所以凡令我們傷心的事,也會傷祂的心。起初神創造宇宙萬物時,這世界是完美的,祂創造男人和女人,並且給他們自由意志,但人作了 錯誤的選擇而致罪就進入了這世界。那原本完美的世界給罪所毀壞了。但神並沒有因此放棄我們,祂差遣祂的獨生子來拯救我們。祂給我們的是一位帶來希望的救 主。
現在希望還是常存的。聖經告訴我們, 神應許過祂總不撇棄我們。(《希伯來書《13:5)祂能夠將醜惡景況變成美麗。正如約瑟被哥哥賣到埃及為奴,但神的意思卻是要因約瑟保全許多人的性命。(《創世記》50:20)今日 神仍然每天都賜下希望和平安給我們。
今天你就可以得到平安
有一首舊的詩歌有這麼一句:『讓這世界充滿平安,讓這平安由我開始。』無論這裡所求的平安是屬於全世界的或是個人內心的,希望是從你的心中開始發出的。《約翰福音》告訴我們, 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叫一切信祂的人可以得永生。在困苦中祂就是你的安慰,神應許的是『出人意外的平安』,也就是說在這麼一個不合理的世界也能有平安,就算世界是一片混亂,我們還是能有平安在心裡,因為知道我們的神是永不改變的,祂仍在苦難中掌權。
資料來源: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