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ide with me中譯1

Abide with me中譯2

Henry Francis Lyte

這首歌曲的作者, 亨利萊特, 作這首歌曲的小故事

萊特(Henry Francis Lyte,1793-1847)是英國聖公會一位博學而且十分出名的牧師,他之所以能夠出名,並非因他的學識淵博或靈命高深;也非因他熱心愛人或敬虔愛主,雖然這些都是事實且在他一生,還充滿了許多感人的事蹟及艱苦的過去,但是真正令他享有盛名的,就是完成了”求主同住”這首偉大的詩歌。

萊特早年生於愛爾蘭,幼年時父親擔任船長不幸罹難,因此在比別人更艱苦的學習環境中成長,甚至半工半讀,且名列前茅的成績完成大學學業,並三度獲得寫詩獎金,在文學與醫學的前途抉擇下,他放棄自己的大好前程而選擇了神學,獻身神職服務照顧信徒,並且帶領許多人歸主,最後,他還寧願來到一個偏僻落後的漁村,用愛來感化這些粗暴無知的漁民,但終因體力不濟而安然離世。

當萊特牧師寫這首詩歌時,已經在Brixham漁村中當了二十五年的牧師,然而繁重的教牧工作及潮濕的海洋氣候,使他身體日漸惡化,終於決定遵照醫囑易地休養。但他實在太喜歡海了,所以在他動身前一日(正好是主日)證道完,當天傍晚前往海邊散步,直到夕陽西沉才回來,並且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並且為他譜上曲子(該譜今多不用,而使用William H. Monk後來所作之曲),然後交給他一位至親的親屬。第二天,他終於離開這個依依不捨的漁村,起程前往歐洲南部去靜養休息,沒想到在半途來到Nice這地方時,他便與世長辭了,而且葬在該地。當這詩被公開後,據說每年前往憑弔者還不少,因許多人從這首詩歌中得到很大的激勵,所以不惜千里迢迢來到萊特的墳墓前,揮以感激之淚。

《求主同住》是牧師亨利‧萊特在1847年臨終前三星期寫成的。他患上當時無藥可治的肺結核,經掙扎良久,終放棄神職要務,前往意大利休養,在啟程之前,亨利提筆寫下此感人的聖詩。本詩原文共八段歌詞,底下海莉(Hayley Westenra)所採用的版本為第一、二、八段。

後記:萊特
一個終身為疾病所困的人,卻能夠從心靈發出讚美的歌聲。賴特(Henry Francis Lyte, 1793-1847)生在蘇格蘭,在都柏林的三一學院受教育,並在愛爾蘭的教會任牧職。後來移到英格蘭,先後在幾個教會任牧。

他一生體弱多病,常尋求在陽光和溫暖的地區療養,最後,到法國南部地中海氣候的尼斯(Nice)養病,竟爾一去不返,葬在那裏的英國公墓。

1834年,他出版了一本詩篇概意集(The Spirit of Psalms),內容有二百八十首聖詩,並不是譯自詩篇,連意譯都算不上,只是仿其大意。“我靈讚美天上君王”,取意於詩篇第一零三篇,述說神的“救贖,醫治,復和,赦免”;“不輕易發怒,樂於施恩”。1947年,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大婚的時候,她特地選唱此詩。

還有“主啊,我今背起十架”(Jesus, I My Cross Have Taken),以及“求主同住”(Abide With Me),也是賴特所作,在教會大部分的聖詩集中,都有採收,為聖徒所樂唱誦。

倫敦奧運英國「與主同行」        林東生

  二○一二年倫敦舉辦奧運會,這是英國半世紀以來最大的盛事。大英帝國已經沉寂很久了,毫無疑問,英國政府對於奧運會寄予厚望。

  可是事與願違,過去幾年來,歐洲都陷於歐債風暴中,經濟每況愈下,英國希望藉倫敦奧運重振經濟的美夢落空了。

  對英國人而言,過去大英帝國的光榮,只叫人唏噓感慨。二次大戰之後,大英帝國迅速萎縮,很快就被美國取而代之,英國差點變成美國的附庸國。英國人口只有六千多萬,連在歐洲都沒有辦法超越德國。

  更可惜的是,英國對信仰的熱情也大不如前。英國曾經是非常重要的基督教國家,英國教會曾經差派眾多宣教士到世界各地,成就了非常多重要的事工。可是現在的英國,教會的影響力下降,世俗的影響力越來越強,這是非常令人可嘆的事實。

  然而,倫敦奧運讓人對英國刮目相看,英國當局,竟然要把奧運會的精神,以至全世界的目光帶回基督的信仰。二○一二年七月廿八日,奧運開幕式裏,最後以「與主同行」(Abide with me)這首讚美詩作為結束,目前這首詩歌的歌詞在網路上廣為流傳,包括中國大陸。高舉上帝之名,讓全世界基督徒歡欣不已。

  英國教會在倫敦奧運會也發揮很大的貢獻。他們希望透過奧運會,換回人類的宗教情操。在全球暖化,災難不斷出現之際,人們應該謙卑,回歸上帝是唯一的出路。

  如果英國人以及英國政府,真正重回信仰之路的話,英國的前途,將會露出一線曙光。以往大英帝國的光榮已成為歷史,透過倫敦奧運顯現上帝的榮耀,才是現代英國最光榮的事。願上帝祝福英國!

Henry Francis Lyte – his life and times
http://homepage.tinet.ie/~taghmon/histsoc/vol1/3lyte/3lyt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