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磊

「教授,你認為上帝會不會在別的宗教裏也啟示祂自己?而不是只在基督教而已。」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演講會上,有學生向這位來自瑞士的著名神學家巴特(KarlBarth,1886~1968) 提問。這個問題不只新奇,也具挑戰性。只聽巴特不急不緩地回答說:「沒有,上帝沒有在任何的宗教中啟示祂自己,包括基督教在內。祂啟示自己是在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

這個回答令聽者覺得「震耳欲聾」,不能不深省。巴特也曾說:「世上許多宗教大師教導人們要如何如何才能通往上帝那裏,耶穌卻不是這樣。耶穌說祂自己就是道路。」因此吾人當知,信耶穌不是宗教或修行,而是一條通往上帝國的唯一道路。

為了與神和好

上帝以耶穌的形像和身分來到世上的目的是要創立一個宗教嗎?答案是否定的。在耶穌降世之前,世界上就已經有很多種宗教,人們也設立許多儀式或戒律,也拜各式各樣的神明或圖騰。耶穌之後,假借基督之名的假先知或異端也不可勝數(馬太福音廿四章4~5節)。現今的台灣更興起「新興宗教」,出現不少宗教大師、法師、禪師、上師、活佛、仁波切、宇宙光明體等,信眾也是崇敬不已。國人如此熱衷追求宗教知識和修行,雖然已有這麼多選項,心靈和靈魂裏缺的一大塊似乎還沒滿足,或者說,生命的種種疑惑仍未找到答案。

在基督信仰,如詩篇卅三篇六節說的:「諸天藉耶和華的命而造;萬象藉他口中的氣而成。」上帝創造並管理宇宙萬物和人類,祂是超乎一切萬有之上的,那祂又何必再創設一個宗教來分食人間宗教這塊大餅?若是如此,那豈不是跟祂自己是造物主的身分過不去?

不然耶穌所為何來?在約翰福音十四章六至七節,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可見耶穌來,不是為了「麵粉教」、「吃教的」、「阿們教」、「洋教」,更不是「死沒人哭」,這些都是因為國人在不求甚解的情況下所產生的曲解或誤解,或如聖經所說的是被「說謊者的父」撒旦(Satan)所迷惑 (啟示錄十二章9節)。耶穌來是為了讓人看見上帝,認識真理的本體,並藉著十字架的道路,恢復上帝與人、人與上帝、以及人與人的和好關係。

信甚麼教不都一樣?

在一個宣教士的研討會上,有位美國宣教士說:「我曾問人『你信甚麼教?』對方回答:『我信睡覺。』我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也真為難這外國人,因為這牽涉到中文的雙關語(pun)。回答「信睡覺」不愧是高明的說法,一來表現自己有幾分幽默感;二來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可迴避正面的回答,更可讓傳教者無法招架,只能尷尬的傻笑 。(在此建議可回答:「睡覺我也信,只是不知醒來後信甚麼宗教?」)

其實,「信甚麼教」常常困擾國人,包括我自己。從小到大,填過許多資料表格,其中最傷腦筋的是「宗教欄」。因我出生「拜拜」的家庭背景,也可說是「泛神論」。所以,佛教、道教、拜拜、拜祖先、儒教似乎都填過,但並不確知哪個屬我,或我屬哪個;也曾空白過,算是一段無神論歲月的表白。

後來信耶穌,宗教欄自然填了「基督教」,可是逐漸發現沒這麼簡單。原來縱然我禮拜天上教會做禮拜、唱聖歌、奉獻金錢、研讀聖經、甚至受洗禮、或有愛心的好行為等,並不使我成為基督徒。這些事情有其先決的必要條件,乃是我認識上帝是獨一真神,承認耶穌是我個人的救主,祂在十字架上潔淨了我的罪愆(sin),並且接受祂是我生命的主。至此我才認識到基督教不是「教」。

當然我們也看見許多基督教的招牌和用語,基督教社團登記也必須有一個合宜的名稱,也方便與人溝通。但自始至終,如耶穌在約翰福音四章廿四節所言:「上帝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不在於外在的儀式或形式。

住在神的愛裏

起初上帝造人,賦予人自由意志和判斷能力,包括選擇祂或不選擇祂;近代的文明國家也保障人民的宗教自由。但是在約翰福音十五章十六節,耶穌說:「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這話可不是說著玩的,是意謂著說:「我是你們的主,你們不是我的主。」誰能揀選誰,不是很清楚了嗎?

巴特在探討基督信仰與宗教的關係時指出:「『宗教』基本而言,是人的發明,基督教並不屬於此範疇,而是來自啟示。兩者不同處在於宗教是人嘗試自我救贖的努力,而啟示則是與人相反之上帝的意念。」因此,當人說「信甚麼教都一樣,都是在勸人為善」時,應該不包括基督信仰,因為它不屬人文發明的宗教。

在芝加哥大學的神學座談會上,也有人問巴特:「教授,你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業和神學,可否用幾個字來總結?」這個難題令聽眾豎起耳朵。巴特想了一下,微笑回答說:「可以,就是我母親以前教我唱的歌:耶穌愛我我知道,因有聖經告訴我。」因此,親愛的朋友,問題不在信甚麼教,是在有沒有住在上帝的愛(agape)。讓我們坦白的、謙卑的承認,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愛,不只當下,更在永恆。

中信月刊第557期 2008.07出版
http://tw.myblog.yahoo.com/fisher099tw/article?mid=717&prev=794&next=516&l=f&fi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