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穌基督還未降生之先,十二月二十五是外邦人敬拜太陽神的日子。這日在曆法裡是最短的白天與最長的黑夜剛好過去。在這日之後,日頭會愈來愈高,白天亦會愈來愈長,逐漸地引進春天的來臨。在主後274年,羅馬的 Aurelian 皇帝(270-275)將這原本是外邦人拜太陽神的日子,宣佈為「戰無不勝之太陽神」大日。
耶穌到底是在甚麼時候降生的呢?
是不是在西元一年?不是的!聖經說耶穌降生在大希律管轄巴勒斯坦的時候(太二1)。根據歷史,大希律終於主前四年,若是耶穌在西元一年降生,歷史的記述就不能吻合。其實「主前」與「主後」的分界,是由主後第六世紀的一位修道士Blame Dionysiuys Exiguus 所倡儀,但在計算時出了差錯。耶穌應該是在主前四年降生的。
是不是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應該不是!因為:
1. 亞古士督不太可能在十二月間要人報名上冊(路二1-3),因為在冬天要那麼多人旅行回鄉實在有諸多困難與不便。
2. 在當時的巴勒斯坦,十二月不是「牧羊人在夜間看守羊群」的時候(路二8)。因冬天天氣寒冷,羊群不適宜長久在野地裡。較合理的推斷應該是在春天。
3. 路加記述耶穌出生時是用布包著,臥在馬槽裡(路二7、12)。在十二間只包著一塊布,無法抵禦寒冷的天氣。
耶穌降生的真正日子,相信不會有人知道!聖經亦沒有題述。十二月二十五日是主後336年由羅馬帝國定為慶祝耶穌降生的日子。
那麼教會或信徒可以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慶祝聖誕節嗎?
基於上述的歷史背景,再加上聖誕節現時演變成極度世俗化,不少較為保守的教會與信徒都反對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慶祝聖誕。在十七世紀的英國,清教徒反對慶祝聖誕,因為他們沒有找到聖經的根據。後來在1643年,英國國會將聖誕節、復活節以及其他基督徒的節日取消,但因為聖誕節當時十分普遍,故此在1660再次被恢復。當然,後來的聖誕慶祝逐漸變得世俗化,將宗教的因素與意義減到最少。
我建議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聖誕節:
1. 耶穌確實在歷史中的某一刻降生。
雖然聖經沒有記載耶穌降生的日子,但對於祂降生的事實與屬靈意義卻多有題述(參路一至二章;太一至二章;提前三16;加四4等)。因此,問題的重點不是:「在甚麼時候」(when)降生〕,乃是:「誰(who)降生了!」聖經雖然沒有指出是那一天,但不能因此而推翻祂降生的事實與重要性。
2. 「背景」不好是相對性的。
從聖誕節的背景與演變來說,它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但對於現代的信徒來說,事隔一千多年,除非有人刻意提醒,否則,那是十分遙遠與模糊的事。況且,聖誕節的背景雖然不好,是否可以像信徒得蒙救贖,成為新造的人一樣,用基督的寶血將它買贖回來?
有被稱為「金口」的教父屈梭多模(John Chrysostom)曾說:「『戰無不勝者』的生日,試問除了我們的主之外,有誰真的是『戰無不勝』的呢?」("They call it the ‘Birthday of the Unconquered’. Who indeed is so unconquered as Our Lord . . .?")藉此提醒信徒耶穌基督真正的身份。
3. 各人對日子的看法不同。
保羅在討論「剛強信徒」與「軟弱信徒」時說:「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只是各人心裡要意見堅定。」(羅十四5)對於日子與守日的問題,保羅將它列入生活的灰色地帶,因為它不是信仰核心的問題,可有權宜處理的辦法。按這樣的推論,那些不贊成慶祝聖誕的人可以堅守自己的立場;但得容讓別人有守聖誕的自由。
4. 不要效法世界
保羅在同一段經文中接續說:「守日的人是為主守的;吃的人是為主吃的…。」(羅十四6)他強調「為主而守」,意思是不要為自己的喜好或歡樂而守,要在守日的事上找到屬靈的真義。當然,慶祝聖誕可有極度世俗化的做法,例如:開派對、狂歡、吃喝宴樂等。但教會可以趁聖誕期間開辦佈道會或聖誕音樂會(聖誕音樂是基督教的寶貴資產);信徒亦可以趁假期之便,邀請未信的親友到家裡吃飯,讓人記念聖誕的主乃為他們而降生,最終引領他們歸向主。
曾經接觸過幾位從中國來的同胞,他們告訴我最早接觸基督教是年輕時在聖誕節到教堂去慶祝,聽到聖誕音樂與信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寧靜。這種深刻的印象在他們的心田裡撒下福音的種子。
到底是否要慶祝聖誕,各人可有自己的立場與見地,卻不要定別人的罪。
作者:聖言資源中心會長 賴若瀚牧師
資料出處:基督日報 http://gospelherald.com/news/edi-10901-0/基督徒是否應遵守或慶祝聖誕節?-基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