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

平均壽命延長

根據成軍四十六年、歐洲第一個參與制定區域整合政策的研究機構「應用系統分析國際組織」(IIAS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AppliedSystem Analysis),為因應現在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該組織在2016年6月的定期報告中,提出以「時代特徵法」(characteristic approach):以一國平均餘命減去十到十五歲,作為老年的起點,以取代從出生算起的傳統計算方式。新計算方法的好處可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人的特質,定義出符合時代需求的老年,諸如現在日本的六十歲,相當於1955年時日本的五十歲,也相當於現在挪威的四十六歲。若用台灣去年平均壽命八十歲計算,意思是我們的老年從六十五到七十歲開始,在此之前,都可稱為「中年」。而根據主計處的統計,台灣目前平均退休年齡為五八‧六歲,可謂之「中年退休」,意味著就算退休,仍然來日方長,還有很多事情可以規劃。

關於退休計畫

要寫出一個美好的退休劇本,得先打破兩個迷思。

迷思一:
不是有錢就能過好退休生活

退休生活無論長短,它的任務是要讓人順利過渡,擁有身心安頓的老年。要能安然過渡,經濟條件並不是唯一,還需要無形的資源,包括心靈、價值感、意義等等,才有自信的跨過去。龍吟華人市場研發論壇中心在2014年接觸兩千位三大都會區的中年人,結果發現其中有一群退休先驅規劃者,在進入中年初期便開始準備退休人生,他們除了經濟準備之外,人際準備(包含家人、朋友)和生活內容的規劃(包括興趣、志工、創業),都比非先驅規劃者來得多出許多。

龍吟研論分析,過去的退休族群,傾向經濟決定論,認為存夠退休金,便有豐富的退休生活,但無法滿足現在的退休族群;他們要的是媲美前半生的「第二人生」。現在的退休族教育程度相對高,價值觀也不同,前半生為家庭付出,退休後傾向追求自己的人生,所以經濟之外,更傾向拓展人際關係、修補家庭關係,甚至找第二舞台延續影響力;「總之,就是證明自己的價值感,追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金字塔的第五層:「自我實現」。

迷思二:
退休不是走下坡

雖然人進中年,因生殖能力走衰,影響身體狀況,而被解讀為成走下坡,事實上大腦因發育速度慢於身體,中年以後甚至退休後,反而是大腦最成熟的時候。首屆美國國家老人學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on Aging)主任、老人精神醫學權威柯恩(Gene D. Cohen),在《熟年大腦的無限潛能》中指出,「人類老化以後,智力會減退」的結論是不對的,事實上神經元可以再生,而且隨著年齡增長,大腦會因為經驗和學習不斷重塑,終其一生不斷造出新的細胞,左、右腦的不對稱性也會逐漸減少,越來越能協調認知能力、情緒商數、判斷力、社交技巧、生活經驗和自我意識,顯出更深的智慧和判斷力,統稱為「發展智商」(developmentalintelligence);「人年紀增加,也會變得聰明些」,柯恩強調。

迷思之外,二十一世紀的退休族擁有比以往每個退休世代擁有更新的工具和管道,足以縮短時間、空間甚至經濟的限制;善用這些工具,有助於更快、更有效地度過人生難關或跨出舒適圈,減少試錯的機率,增加自信心。

退休,是個不確定的過渡期,遭遇危機原本便是理所當然,然而古希臘哲學家西塞羅提醒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並不藉由體力、生理活動或者敏捷度完成,而是靠著深思熟慮、性格和意見表達來實行」。歷經你我都必會遭遇的階段,讓我們用新眼光、新工具、新方法勇敢應戰,寫下快樂退休劇本,開啟第二人生。

作者:小懿
資料來源:信友通訊 2018/8
https://issuu.com/hfpc/docs/hfpc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