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5-26 中國時報【羅肇錦】

這幾天報紙上又開始炒「台語」,這個讓人不安的稱呼,標題上說「台語改稱閩南話是去台灣化」(自由時報五月二十四日),我直覺的感觸是「閩南話改稱台語是去客家化」。

     在學術界,「台語」(Tai language)本來是指今天的「傣語」,而民間所流行的ho台語/lo hue學術界都稱閩南方言或閩南話,譯成英文時則用Minan dialect。

     後來在台灣的大眾傳播,把「台灣的語言」簡稱為「台語」,而台語之中又以閩南語最流行,說這種話的人也最多,於是大家都不顧事實,把台語等同於閩南語,譯成Taiwan language,更有人就從Chinese對譯出Taiwanese。

     以「台語」或「台灣話」來代表閩南話,犯了以偏概全、以大吃小的謬誤。這個稱呼有兩個盲點:第一,內涵上並不符合台灣所有的語言,容易引起原住民、客語等族群的不滿;第二,對廣大的閩南話不利。因為使用台灣話來代表閩南話,就自外於其他地方的閩南話,如海外的閩南話,如福建各地的閩南話,他們不可能稱他們的閩南話為「台灣話」的。因此以台灣話代表閩南話,是自我減弱語族勢力,自我縮小語言疆域的矮化做法,殊不足取。

     放眼世界各地語言,向來稱呼從根據地搬移到別處的自己的語言時,都不另外取一個新的名稱的。如阿根廷、智利或墨西哥他們在當地說西班牙語的人數,遠超過西班牙本國,但一律稱他們說的話為西班牙語(Spanish),不另稱做阿根廷話或墨西哥話。又如在巴西說葡萄牙語的人口,有一億多,比起葡萄牙本國的一千多萬,簡直不成比例,但在巴西沒有人把巴西的葡萄牙語(Portuguese)改稱為「巴西話」。

     比較不同的是美國和台灣,美國因為國勢超強影響力大,所以把「美式英語」(American English)簡稱「美語」,讓國內各不同民族都認同這個自主稱呼。然而在台灣,只擁有一千多萬人口的閩南人,卻硬要把自己的「閩南話」改稱為「台語」,不但會引起其他族群的人不滿(客家人和原住民第一個反對),也因此削弱了「閩南話」的勢力,的確是非常不智的做法。

     非閩南語族群,看到「台語」兩字,很自然的認為是指在台灣所有常使用的語言都是台語,包括原住民語、北京語、閩南語、客語。這與中國話包括中國境內的漢語、阿爾泰語…,不能以漢語等同於中國話,也與國語不能只以北京話來替代一樣。

     但是目前有一種令人最難以接受的狀況是,很多人不能接受國語就是北京話,卻一再強調「台語」就是閩南話,這是很矛盾的認知。我們認為既然北京話不能等同於國語,那麼閩南話也不能等同於台語,免得被冠上「以暴易暴,不知其非矣。」的難堪。

     至於長遠以來福建簡稱「閩」,福建一帶的語言泛稱閩語。而閩南一帶的人所說的話就叫做「閩南話」。很清楚的,閩南話的名稱是純以所居住的地域來命名的,漢方言的名稱,基本上都是從居住的地方得名的,如:「吳語」在長江口,古吳國所在地。「粵語」在兩廣一帶,古為百越之地,後改稱「粵」。「贛語」在江西一帶,向來以贛江流域為代表,所以稱「贛」。

     唯獨「客語」不以居住地域來稱呼,原因是客語住地廣闊分散,無法以一個定點命名,只好以住地都是山區所以稱為「山客」(或稱山哈),「客」的原意是「山」,專指住在山上的人。因此,住在閩粵贛山區的人所說語言稱「客語」,地處閩之南的人所說的語言簡稱為「閩南語」,一點也不奇怪。

     「閩」「客」的稱呼由來已久,以本人涉獵所及,「客」的本義是彝緬語「哈」(音ha)的同音字,意指「山坡陀」,「閩」的本義是侗傣語「阪」的同音字(音ba:n),意指「村子」。如果這個說法研究底定,是以當地特色產生的稱呼,無關統獨無關褒貶,那麼沿用歷史及地域的稱呼,稱為「客語」「閩語」理所當然,何必危言聳聽惹出那麼多不安?

     (作者為台灣客家語文學會理事長、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所長)

延伸閱讀

王曉波:台語改閩南語只對一半

中評社台北5月26日電(記者 黃惠玟)台灣“教育部”有意將國中小“台語”課程的名稱,更改為“閩南語”課程,引發獨派強烈反彈,認為這不只是歧視,更是馬政府企圖“去台灣化”作為。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曉波接受中評社訪問時痛斥獨派胡扯,指出即使“教育部”要將“台語”改為“閩南語”都只對了一半,真正應該改為“河洛話”,若真的要溯本清源,更應該改為“中國話”。

  王曉波指出,若以中國語系來說,確實有閩南語,並沒有台灣話,若真要講台灣話,指的應該是原住民話,再說若閩南語是“台語”,那客語呢?事實上,講“閩南語”也不對,真正講的應該是“河洛語”,若追溯歷史來說,目前在福建的閩南人基本上都是從洛陽南下而來,若再追溯到夏、商、周三代,當時的“河洛”指的就是“中國”。

  對於獨派拿“去台灣化”質疑馬政府,王曉波說,說穿了,這些人不是怕“台灣”被去掉了,而是怕“中國化”,有關閩南語的來源,早就認證了,實在是拿這群人無知的人沒有辦法。真正要講,台灣的漢人講的是台語和客語,若台灣真要說有語言的話,就是原住民語,其他都是外來的。

  王曉波指出,像新加坡、菲律賓的華人都講“閩南語”,因為當初這些華人就是從福建地區去的,這些華人為什麼不說他們講的話是“台語”?再說那些自稱台灣人的人怎麼不回去看看祖先墓碑上的堂號,上面會寫著“泗水”等,都是從中國大陸那邊來的,這些自稱本土的人,老是搞不清楚自己的“本土”在哪,真的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若真要說,王曉波指出,中國大陸還查出來,陳水扁是“開漳聖王”陳元光的第49代孫,陳元光就是唐朝中期開發福建漳州的功臣,陳元光的父親陳政人稱“鷹揚將軍”本來就是河南光州人,這也印證了,目前在福建地區的人過去都從中原下來,所謂的中原,指的就是河南、洛陽一帶,這群無知的人怎麼不回去多唸點書呢?

  王曉波說,他們自稱本土,但連自己從哪個石頭蹦出來都搞不清楚,若真要再吵,“我乾脆要求‘教育部’改稱‘中國語’好了,而且,這還是有根據的,因為當時夏商周的範圍指的就是中國,什麼‘閩南語’、‘河洛語’,應該是正港的‘中國語’才對。”

資料來源:中國評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