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誌國
漢民族是個很講究孝道的民族,自古有「百善孝為先」、「忠臣出孝子」之說。孔子也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意思是告訴年青人在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尊敬長輩、友愛弟兄。我們從孔子在《論語》一書中所說的話來看,所謂「孝」最少要作到下列三點。
一是孔子對孟武伯所說的:「父母唯其疾之憂。」意思是說父母最擔心掛慮的事,就是子女的健康問題。因為我們的身體是上帝按照祂的形像所造的,是有靈氣的活人,並負有管理世界的責任和傳揚福音的使命。所以,做子女的應該照顧好身體:多運動、重衛生、生活有規律。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完成上帝的託付,並免去父母的擔憂。
二是孔子對子游所說的:「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不錯!孝順父母除了提供生活上必須的食、衣、住、行、育、樂等實際需要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方面給予尊敬,否則跟養狗養鳥就毫無差別了。聖經上不也說嗎:「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太六:25)又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一切話。」(太四:4)。孔子誠知靈命更新,豐盛生命才是真正可貴的孝道所在。
三是孔子對子貢所說的:「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孔子對於勞務、酒食的提供不但要求必須有尊敬的心,更進而要求必須有愛心,必須和顏悅色,不可對父母施以顏色,讓父母難堪。就如該隱變了臉(色難),神對他說:「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呢?」(創四:7)這正是孔子所期待的孝行啊!
中國不但是個講究孝道的民族,也是一個以「孝」治國的國家。孔子稱讚舜說:「舜其大孝也與!」意思是說舜以孝行得了天下。又說:「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意思是武王、周公因為通達孝道,所以能以孝治理國家。堯舜之所以能成為中國四千多年來最受稱讚的帝王,其理在此。
曾子說:「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上老老而民自老,上長長而民興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意思是說領袖人物若能以身作則,敬老尊賢,體恤民瘼,如此必能上行下效,以臻國泰民安。如孔子所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又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中國的傳統思想植根於此,既深且久矣。
反過來看看基督教文化是不是也很重視孝道呢?上帝在西奈山上頒下了十誡,其中第五條就是要孝敬父母。餘下的是不殺人、不姦淫、不偷盜、不作假見証、不貪別人的妻財。這些也是間接的孝道方法呀,中國古代相傳「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不正是這意思嗎?上帝親自頒下的十誡裡,竟然有六條在勸告人們要孝順父母,想想世上還有那一個宗教,那一種學說是如此重視孝道的嗎?
還有新約在提摩太前書(五:8)說:「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已家裡的人更是如此。」這是何等嚴格的要求啊!不看顧親屬就是違背真道,這反面的意思不正是說明我們所信的真道也就是廣義的孝道嗎?
歌羅西書(三:20)也說:「你們作兒女的,凡事要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主的叮嚀,就是要我們作子女的凡事要孝順父母。還有,以弗所書(六:1)說:「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可知以真理以愛心孝順父母乃是理所當然的。弗所書(六:3)接著說:「孝敬父母,使你們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基督聖道是全備的,不僅要講究孝道,對於行孝者更要給以祝福、賜以長壽,這才是真正能激動人心的。
各位想想:還有那種宗教、那個學說比基督宗教更加重視孝道的嗎?
另外,你們知道中國人的老祖宗發明這個「孝」字有多偉大嗎?我曾說,中國人的傳統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是很接近基督教信仰的。就拿這個「孝」字來說吧:「孝」是老人和兒子相處的意思,「老」字(父親)在上,「子」字(兒子)在下,即兒女要敬重父母;小的要照顧老的、老的也要關照小的,如此互相扶持這才是真「孝」。這就是「雙行道」的孝了。
這與聖經的教導不謀而合!歌羅西書說:「你們作兒女的,凡事要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你們作父母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三:20-21)以弗所書也說:「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六:1,4)從這些經文我們確信聖經裡所教導的「孝」,正是全部「孝」字的精髓所在,也就是長幼有序,上下雙行的。
各位朋友,真正信主的家庭是美滿的,因為他們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孝道。願您來跟我們敬拜耶穌基督,祂就是「真理、道路、生命」。
資料來源:真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