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必將合我心的牧者賜給你們,他們必以知識和智慧牧養你們。 ( 耶三 : 15)
我來了,是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 約十 : 10 下 )

神有充足的恩典,祂在歷世歷代用不同方法教導和幫助我們如何愛神愛人。神滿有憐憫,祂的「道」曾在歷史中成為耶穌基督這位有血有肉的人,具體地活在以捕漁為生的門徒之間,告訴他們在那裡撒網可得豐足的收穫,如何可以得人如得魚。這篇文章分別摘取了舊約和新約的一句經文,放在當下的時空脈絡之中,演繹為一封電郵,發送給在「後工業」社會牧養 e- 世代的傳道人,探討在物質和資訊都似乎是「後匱乏」[1]的日子,如何邁向或回歸基督裡的豐盛。

—–Original Message—–
From: a small potato [mailto:potato@hotmail.com]
Sent: Monday, April 10, 2006 11:58 PM
To: all pastors
Subject: FW: 21 世紀的牧者須要成為 Hi-T 一族嗎 ?

你好。或許你早已聽聞,已故的 楊牧谷 博士撰寫過一本名著《淚眼先知耶利米》。該書在思考現今社會問題的平行線上,正如你對《耶利米書》的了解,展現了活在「一王不如一王」的猶大末期的亞拿突人耶利米如何掙扎。至終,這位大情大性、有血有肉的先知,又怎樣選擇留在猶大地,與被棄的遺民共同居住,並且藉書信鼓勵被擄的人,譜出感人的希望信息。 [2]同樣地,踏進公元二千之際,楊牧師亦不斷提醒我們,不要把香港「後殖民」時代的年青人看為「一蟹不如一蟹」。相反,要懂得欣賞他們在電子科技的運用方面,如何比我們成年人更得心應手,為什麼和憑什麼要對他們抱有希望。更要緊的,我們要留意自己的「有效日期」 ( expiry date ) ,不要做一個過期的人 [3]、過期的牧者,否則定必哭得比耶利米更悽慘。

要擺脫「過期罐頭」的陰影,近日網上有人倡議, 21 世紀的牧者須要更新為「 Hi-T 一族」。 聽到這種言論,你內心咕嚕咕嚕說著什麼呢 ? 等一等 ……(^-^) ,也許有些人是不大清楚什麼是 Hi-T 族 ? ,讓我先稍加說明一下。

Hi-T 這術語是指「高科技、高接觸」 的意思,是從北美研究社會發展趨勢的大師,約翰 ‧ 奈思比( John Naisbitt )和其拍檔於上世紀末出版的暢銷書 High tech/ High touch [4]的概念進一步演變出來的,而絕非叫我們去酒店或高級餐廳嘆一頓英式下午茶 ( high tea ) 。Hi-T 代表了銀元的兩面,一方面 ( high tech ) 是針對個人 e 指數 [5]的高低而言的,即我們運用電子、數碼及資訊科技的能力和態度,講求是否有駕御高科技的技藝和交往能力,另一方面 ( high touch ) 是指我們不被高科技所壓倒的人性發展。 [6]換言之, t= tech 時,是對應我們的所想所做的層面 ( thinking & doing ) 量度的,而當 t = touch ,就是對應我們的所感所在 ( feeling & being ) 的國度而論的。 Hi-T 一族,就是“ tech & touch ” 皆了得的後現代「理想」族群。

得閒 call 我飲茶,有事就 e-mail 我!

要進一步明白“ tech & touch ”,先讓我們握要回顧科技 ( tech ) 的發展。蒸汽機澎湃的動力掀開西方社會現代化和工業革命的第一幕劇,隨之而來的火車和輪船縮短了貨物運送的時間,擴張了整體人類交通往來的範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核爆巨響的一刻,我們才警覺到「 ( 第一次 ) 現代化」 [7]的謝幕劇開始了,同一時間,「後現代化」和資訊革命已從後台跑出幕前來。今天,電腦晶片 ( chips ) 以各種形式締造 e 世代的資訊生活,網路電玩 ( online games ) 、電子郵件、手機、 MP3 、數碼相機、網上理財和購物 …… ,這些只是容易被看見的新事物,看不見的是由一個 「虛擬真實」 ( virtual reality ) 構築著的全球化「網絡社會」 ( network society ) [8]

據荷蘭著名學府 Univ. of Twente 傳播學教授 Jan van Dijk 的分析,在「網絡社會」人們的社會連繫和交往是在有機的物理社群 ( organic, physical community ) 和虛擬社群 ( virtual community ) 複合而成的日常生活中進行。 [9]一方面,年輕一輩繼續在本土的社區、機構和家庭中生活,另一方面卻時常遊走於更寬廣的電子社群、網路團體,甚至活躍於全球化的身份結連之中。簡言之,他們身處的時空是一個由社會網絡 ( social network ) 和媒體網絡 ( media network ) 糾結而成的 e 世代。現實告訴我們,昔日猜想的「全面電子化的來臨」是錯誤的估計,起碼時至今日,對 e 世代的年輕人來說,在線溝通 ( online communication ) 與離線 ( offline ) 或面對面的溝通模式,二者不是替代而是互補的關係,甚至有結合的趨勢。 [10]因此,對教牧來說,值得高興的是面對面溝通始終重要。然而, e 世代的「整全溝通模式」,包括了所謂「在線」時刻。

如果說香港人仍然最喜歡以飲茶吃飯來聯繫感情、保持交往 ( 正如猶太人一同坐席吃飯表示關係密切 ) ,那麼「得閒 call 我、有事就 email 我」的口頭禪,就最能反映傳播科技 ( 手機及電郵 ) 作為 ” 保持聯絡 ” ( keep in touch ) 的「理所當然」地位。更有人誇張點說,年青人不可遺失的不是身份証,而是手機。基於「 call 你唔倒、當你無到」 ( out of touch, out of the loop ) ,這種所謂 e 世代的「自明真理」 ( truism ) 或恐懼,對部份人來說,用手機講什麼、 ICQ 談什麼並非最重要,不計較是否“ low touch ” ,只要是保持「聯絡 / 在線」 ( keep in touch ) 就最緊要。因此,對教牧人員或家長來說, Hi-T 的培養,首要的對 high touch 的探索,即深切了解高科技對人性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影響,其次才是學習 high tech ,例如學會青少年那種快速過濾大量電子郵件的本領,和在互聯網設立個人網頁、撰寫網誌 ( blogs ) 等與 e 世代達致整全 ( 全面 ) 溝通的技巧。

在網路世界,誰是你的鄰舍 ?

然而,正如英國 Middlesex 大學電腦科學學院客 席 教授 David Pullinger 所辯稱的,雖然不能簡單地說資訊科技的本質是好還是壞,但也不能說它是中性的 ( neither good, nor bad, nor neutral ) 。因為,我們談論的資訊科技並非一項工具而已,它是改變著人類的社會結構的東西。 [11]作為地球上寥寥可數、著力研究和撰寫資訊科技和基督教倫理的學者, David Pullinger 的這個論點是發人深省的。

舉例而言,天涯若比鄰,電子郵件是打破時間與空間阻隔、快速而方便傳遞訊息 ( 包括文字和影音 ) 的工具,但在社會交往上,習慣成「自然」 ( being naturalized ) ,我們同時便被要求,每天都要儘快處理完電郵信箱內來自四方八面的信件,包括那些毫不篩選就轉寄給「所有仝人分享」的複製郵件,然後從中挑出重要的,給「有需要的」對方「第一時間」回覆或交代事情。因此,一方面當資訊科技能增加溝通層面和廣度的“ high tech ”論點備受肯定之際,另一方面它有沒有增加溝通的深度 ( “high” touch ) 則備受質疑。此外,資訊科技如何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節奏、溝通模式、時空觀念、人際關係、身份認同 ( identity ) 、貧富差距 ( 包括資訊或知識的層面 ) 、甚至對科技本身的依賴等一連串文化變遷和社會結構性的問題,亦不斷受到批判。因此,在面對和關心人類整體 ( 特別是 e 世代的生活質素 ) 和未來一代的生存狀況的前題下,基督徒不可以或不應該在 high touch ──即我們如何發展和培養不被高科技所壓倒的人性和生活智慧──這種「有血有肉」的問題上,掉以輕心或默言不語。

當 e 世代逐漸被教導駛往資訊高速公路尋找知識、被吸引在五花八門的網際漫遊,變身成「網路 ( 航 ) 行者」 ( cybernauts ) 之時,牧養作為「一種『道成肉身』的工作,便不是遠遠站著觀看」。被神召命牧養他們的人,更須著緊與他們在這些日常生活的環節上分享福音的智慧。 [12]例如, David Pullinger 在他撰寫的書中,就提出了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究竟在網路世界或互聯網上,誰是我們的鄰舍?」在一般意義上,鄰居是在社群 / 社區中與我們相近的人。「相近的鄰舍,強如遠方的弟兄」 ( 箴 27:10 下 ) ,但正因網路世界已經沒有地理上的遠近可言,網路上的鄰居就是可接觸到的人 ( neighbors are there, rather than geographically here ) 。然而,可接觸到的是否就是舊約箴言所說的「鄰舍」或新約談及的「好撒馬利亞人」呢 ? ( 路 10:25-37) ,即那位愛我們如愛自己一樣的人,「在我們不開口之先能主動察覺我們的需要,並當我們有需要時就在那裡幫助我們的人」 ( who is able to be aware of your need and who can help you in your time of need ) 。 [13]這實實在在提醒我們,「在線」的牧者可以只是網路上「可接觸到的人」而已。當然不論用在線或離線的溝通方式,可接觸到的比不能接觸到的強,但真正的「鄰舍」,是能主動察覺別人的需要,並在別人有需要時就在那裡幫助的那位。

溫哥華維真神學院的畢德生牧師 ( Eugene Peterson ) 說得好,雖然教會的辦公室的運作結構無可避免地以 PC 電腦為中心,教牧的工作特質仍然「在於結合兩個層面的服事:第一是傳遞神永恆的話語及旨意;第二是實際地在所屬地區和人群 ( 就是所接觸的人 ) 當中實踐出來」。 [14]既然神「道成肉身」來世間,是叫我們的生命更豐盛,或說過更有意義的生活,那麼,「所謂智慧的導師,就是以神的創造及回應基督的救贖為基礎,提供有智慧的輔導,幫助人過著健全而有意義的生活,教牧工作的職責即在於此」。 [15]

***************************** End of Forwarded Message

離線訊息 J 本月進深閱讀推介

推介 (1) Pullinger, D. (200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yberspace: Extra-connected Living. Cleveland , Ohio : The Pilgrim Press.

推介 (2) Peterson, E. H. (1980) Five Smooth Stones For Pa st oral Work. Grand Rapids , MI : Wm. B. Eerdmns Publishing. [ 中譯本 : 全備關懷的牧養之道 / 尤金‧畢德生 著 ; 以琳編譯小組。台北市 : 以琳書房。

  1. 「後匱乏」 (po st -scarcity) 一詞,常見於討論「後現代社會」 ( 即生產方面踏進了後工業化階段,而消費方面以科技消費和影像消費為主之社會 ) 的文章。「後匱乏」泛指日常生活中物質必需品不單只絕不缺乏,由於消費品多以「符號商品」 (commodity-sign) 的形式存在,加上媒體影像不斷地在社會空間中流轉,促使同一功能 (utility or function) 或相同品質 (quality) 的物品,能藉附加的符號配搭,產生新的消費意義,因此供人有選擇「無限」的感覺。
  2. 楊牧谷: 《 淚眼先知耶利米 : 一個甘於寂莫,忠於所託的故事》 ( 臺北:校園 , 1989) 。
  3. 楊牧谷 : 《 給下一代 : 精彩的當家 》 ( 香港 : 恩谷 , 2005)
  4. John Naisbitt, Nana Naisbitt, and Douglas Philips, High tech/High touch: technology and our search for meaning ( New York : Broadway Books , 1999)
  5. 參方琇怡 : 〈 e 世代到底要什麼 ? 解讀個人 e 指數〉,《 e 天下雜誌》 (2001 年 7 月號 ) 。 ( 網上版 : http://www.techvantage.com.tw/mag/contents007.asp ) ( 下載日期 2006/3/16 )
  6. 同註 4 。補充一點,關於面對高科技的態度和思維, Naisbitt et al (1999) 一書還包括對基因科技 ( 生物科技 ) 的討論,但這裡高科技 (high tech) 集中講資訊科技。
  7. 在學術上,究竟「現代」於焉終結了,人類歷史進入「後現代」的階段,還是以第二次現代性 (second modernity) 的社會動力繼續運作,至今仍有爭論。
  8. Douglas S chu ler and Peter Day, ed. Shaping the Network Society: the New Role of Civil Society in Cyberspace ( Cambridge , Mass. : MIT Press, 2004)
  9. Jan van Dijk, The Network Society: Social Aspect of New Media . 2 nd ed. ( London : Sage, 2006), pp.35-36.
  10. 同上, pp.39
  11. David Pulling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yberspace: Extra-connected Living? ( Ohio : The Pilgrim Press, 2001)
  12. 尤金‧畢德生:《全備關懷的牧養之道》 [ 以琳編譯小組譯 ] ( 台北市 : 以琳書房, 2002) ,頁 ii & vi 。
  13. David Pullinger, pp.81- 84
  14. 尤金‧畢德生, 頁 ix 。
  15. 同上,頁 xii 。

本文作者:葉智仁,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 (Simon Fraser Univ.) 傳理學院博士候選人
資料來源:
基督教線上中文資源中心(OCCR)版權所有©2006
文章出處:
http://occr.christiantimes.org.hk/art_0137.htm
本文繁體PDF檔下載简体PDF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