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健

猶大是耶穌的十二個門徒之一,但後來出賣耶穌。耶穌早知道猶大會如此行,為何還要呼召他作門徒?

耶穌的門徒

耶穌呼召了十二個門徒。路加記載耶穌在山上經過了整夜的禱告,才從門徒中挑選十二個人作使徒(路六12-16)。馬可描述耶穌「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可三13-19)。這十二個門徒都是耶穌精心揀選的,他們中間有漁夫、稅吏、奮銳黨人(熱心分子),均來自不同的背景和行業。只是當日一些門徒的表現都不像好學生,包括爭取坐在耶穌左右的雅各和約翰(亦即是曾想吩咐天上降火燒滅撒瑪利亞的兩兄弟),不信耶穌復活、被稱為多疑的多馬,三次不認主的彼得等;但最使人失望和驚訝的,就是背叛、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

認識猶大

猶大在十二門徒中是負責管錢的司庫,聖經形容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約一二6)。「賊」是指他盜用公款的行為和習慣,反映他貪心和不誠實的本性。他怪責馬利亞用貴重的香膏抹耶穌的腳,託詞可以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其實他只希望把香膏賣了來增加進帳,並不是掛念窮人(約一二3-8)。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見猶大的貪婪、虛假與狡詐。

按馬太福音的記載,上述的事發生之後,猶大隨即去見祭司長,更向他索取了三十塊錢,找機會要把耶穌交給他們(太二六6-16)。至於猶大為何出賣耶穌,學者提出不同的可能性。或許他貪愛錢財,為了銀子出賣夫子;又或許他不受賞識,因此心中產生妒忌仇恨;更有人認為他本來一腔熱誠跟隨耶穌,以為能藉此帶來政治及社會上的改變,以至他會得著好處,結果失望灰心;甚至是當耶穌面對強勢威嚇時,為了自保而背棄耶穌……無論如何,猶大對自己所做的事要付上全部的責任,因為這是他的選擇,與人無尤。

猶大的結局是悲慘的,那記載在馬太福音二十七章三至十節。他見耶穌被定了罪就後悔,自認有罪,把三十塊錢丟在殿裡,之後便出去吊頸自盡。主耶穌復活升天之後,十一個使徒聚集在一起,選了馬提亞取代猶大的位分,因為「這使徒的位分……猶大已經丟棄,往自己的地方去了」 (徒一25)。

呼召的恩典與人的回應

那麼,我們如何了解耶穌對猶大的呼召,以及猶大的背叛呢?

首先,耶穌呼召人作門徒是出於祂的揀選和恩典。祂呼召猶大與呼召其他使徒一樣,沒有計較他們的缺點,給他們機會成為忠心的跟隨者。耶穌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一三1)。

其次,猶大要為他所作的事負責。他跟隨主的動機可能從開始時就不純正,不明白耶穌的身分與使命,只稱呼祂作「拉比」(太二六25),沒有真正的委身。最後,他出賣耶穌,作了惡事(徒一18),從使徒的身分墮落。

此外,我們必須看清魔鬼的工作。他利用猶大來對付耶穌,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猶大心裡,且入了他的心(約一三2;路二二3)。猶大墮入撒但的試探裡,及至在晚餐時吃了耶穌遞給他的餅後,撒但就入了他的心(約一三27),於是他出去行事。

神藉著人的惡行成就祂的旨意,而魔鬼的詭計不能破壞神的計劃。耶穌知道誰要出賣祂,私下向猶大表明:「你說的是」(太二六25),又對他說:「你所作的,快作吧!」(約一三27)這些對話都給猶大臨崖勒馬的機會。一個有感情和良知的人大概不會出賣別人,何況是恩師?耶穌說:「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著祂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太二六24)耶穌主動走向十字架,而猶大卻自願成為「滅亡之子」(約一七12)。我們可以這樣作結論:「主預知猶大的所為,並不表示祂預定猶大將會無可避免地成為叛徒。」(《聖經新辭典》上冊,頁835)耶穌的呼召是真誠的,猶大卻選擇背叛的路,令人嘆息,也成為後世的鑑戒。

(本文作者為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

資料來源:聖經報文摘http://www.bible-magazine.net/tc/download/13/1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