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

在中國文學裡,清明與祭祖相關的文字充滿著感傷。其中元稹的〈遣悲懷〉尤其感人: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元稹年輕窮困時,妻子極力幫助他,等他飛黃騰達時,想起早逝的妻子,他滿懷歉咎地準備豐盛的祭品來祭拜她。這份心意應該是愛情的一種表現,而中國幾千年來的祭祖也是親情的一種表現,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當中最美好的東西,為什麼基督徒要反對呢?豈不是太不通人情嗎?反過來說,華人的性格大多比較溫和,可是基督教入華卻受到很大的排斥,這不也是太不通人情嗎?

其實這兩種「不通人情」的主要癥結之一就是祭祖的問題。

祭祖是個既古老又新鮮的話題;天主教傳入中國已經超過七百年,基督教傳入中國也已經兩百年了,可是到如今祭祖仍然是傳福音最常遇見的難題,有很多人雖然對基督教信仰有好感,卻為了不忍心停止祭祖,就不敢信耶穌,這的確是許多非基督徒對基督教信仰望而卻步的主因之一。另外有些人雖然信了耶穌,卻因為祭祖問題,和家人的關係弄得很緊張。可見祭祖問題雖然已經討論了幾百年,衝突還是沒有解決。基督徒可不可以祭祖?這個問題追根究柢,應當從它背後所代表的含意來分析。祭祖的主要含意有二:一是倫理性的,一是宗教性的。

祭祖的倫理含意就是希望透過祭祖在死後繼續盡孝道,關於這方面,儒家思想表達得最清楚。孔子不談「怪、力、亂、神」(《論語‧述而》),他也說:「未知生,焉知死?

(《論語‧先進》)然而死後雖不可知,儒家卻提出一些很具體的建議,例如: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中庸》)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終始一也。」《荀子‧禮論》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

這些都是倫理性的含意,其重點有二:
    (1)透過祭祖的行為在死後繼續盡孝道;
    (2)慎終追遠。

接著我們要談祭祖的宗教性含意。祭祖的宗教性含意雖有些複雜,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期待藉著祭祖的儀式與死去的親人靈交,包括:
    (1)服事祖宗在天之靈,
    (2)期待祖宗蔭庇保佑子孫。

基督教與祭祖的衝突不在倫理含意方面,因為基督教也十分重視孝道和慎終追遠。基督教與祭祖的衝突是在於宗教含意方面─按照聖經的啟示只有一位上帝,並且唯有這位真神配受崇拜,而人死後並不是變成鬼神,不應加以祭拜。或許你會問:「我怎麼知道聖經的說法是對的?」關於這一點,聖經本身和有關聖經權威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客觀的證據,而許多真心信奉主的基督徒更是提供了許多有力的主觀證據─也就是他們親身經歷到聖經的話應驗在他們身上。聖經既然如此真實可靠,我們就不該盲目地跟著傳統祭祖。然而,基督徒不祭祖,常使人誤以為不孝、不慎終追遠。為了避免這種誤會,基督徒有四方面需要注意:

1、事先的溝通

要經常找機會讓家人知道你的信仰立場,家人有可能尊重你的信仰,即或不然,也可能因為事先知道你的立場,有了心理預備,在一些祭拜的場合,發現你不肯順從時,也比較受得了。要先溝通,溝通什麼呢?溝通的重點有三:(1)聖經重視的是生前的孝順;(2)根據聖經我們不同意死後的祭拜;(3)為什麼要根據聖經。「信道是從聽道來的」(羅十17)在溝通的過程傳出了神的道會像種子一樣,等時機成熟就會滋長並結出福音的果子來。

2、孝道的落實

悉心遵守聖經教導,在親人生前好好體貼、關懷、照顧他們。以筆者為例,家裡的傳統是重男輕女。吃完飯,男人只要把碗筷一放,就離座,根本不用收拾,媽媽或姐妹們自然會包辦各樣家事。但是我一信了耶穌,就覺得以前那樣不對,我覺得媽媽整天在田裡幹活,已經夠辛苦;趕回家煮飯,飯後還要收拾一切,實在太累了,所以我飯後就主動洗全家的碗;起初我母親很不好意思(因為我是長子),她對我說:「讀書人,不應該管廚房的事!」(這是孔老夫子的聖訓──「君子遠庖廚」)不過,我還是堅持要分擔她的工作,漸漸地,連我下廚煮飯,她也不以為怪了。

在我祖父母的一百多個子孫裡,我是第一個信耶穌的,剛開始,家人感到震驚、擔憂、生氣,可是過了十幾年,他們漸漸看出我的信仰所帶來的好影響,就不再反對了!所以,言語的溝通要配合孝道的落實,讓家人知道我們信了耶穌以後,比較會體貼和照顧父母。

3、積極的佈道

因著避免父母不悅而不向他們傳福音不是孝順,真正的孝順是應當敢於冒著暫時與父母衝突的危險把主介紹給他們;使父母認識主是兒女對父母的至孝,因為世上沒有另一種幸福比「信主」更大,而祭祖的問題其實只有在信主之後才能夠真正的解決。

4、敬祖的表現

家族中難免有非基督教的喪禮,在這種場合,基督徒不應該一味地避開,而應當在不涉及祭拜的原則下盡量幫忙辦喪事。當然,更積極的一點乃是要建立中國基督徒合用的喪禮與掃墓、追思等儀式,來表達我們對祖先的懷念與敬愛。

只要我們靠主不斷在以上幾方面盡心盡力去做好,假以時日,人們將會發現基督徒雖然不祭祖,卻比眾人更重孝道,更敬愛祖先,更慎終追遠。

宣教士馬偕博士在他的名著《台灣遙寄》中提到他反對祭祖,但是他也能欣賞其中的美意,他說:「祖先崇拜中有其美好的一面,令人敬佩,但,它也是基督徒必須面對的最頑強的障礙。我一向不惡意地批評這種習俗和信仰,而是致力於尋找其中所包含的美意和真理,並且藉著這些來引導他們走向基督。

最後我們就來看看祭祖問題如何成為一個橋樑來「引導他們走向基督」吧!

其實祭祖最終極的關切乃是對死後有很高的嚮往。人們為什麼會有這種嚮往呢?因為《聖經》上說,上帝造人的時候,把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傳三11)。因此,人們有尋求永生的本能,而人們的這些嚮往只有在基督的救恩裡才能夠得到滿足。第三隻眼祭祖

記得十四歲的時候,我有個弟弟那時四歲就去世了,他去世那天我們全家八口哭成一團,我們吃不下飯,也不想睡覺。直到深夜,父親要我們五個小孩吃一些麵先上床,我胡亂吃了一點,然後恍恍惚惚入夢。在夢中,我看見媽媽拿筷子餵去世的弟弟吃麵,麵到口邊,他嘴巴張開,身子坐起來,就復活了!我興奮得醒過來,馬上又陷入最深的悲哀中!那時,我沒去過教堂,也沒聽說過復活的事,卻這麼自然地會嚮往復活、會渴望永生。我深信,這是造物主安置在人心中的一種本能,也是祭祖所期待的最高境界,而這種境界唯有藉著基督的死與復活才能夠實現。

作者:華神延伸部長/王瑞珍
(限於篇幅,本文未盡之處請參閱王瑞珍,《第三隻眼看祭祖》,校園。)

資料來源:中華福音神學院院訊 第486期  2011 年四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