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26:26-29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掰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
馬可福音14:22-25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了福,就掰開,遞給他們,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他們都喝了。耶穌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的。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神的國裡喝新的那日子。」
路加福音22:14-20時候到了,耶穌坐席,使徒也和他同坐。耶穌對他們說:「我很願意在受害以先和你們吃這逾越節的筵席。我告訴你們,我不再吃這筵席,直到成就在神的國裡。」耶穌接過杯來,祝謝了,說:「你們拿這個,大家分著喝。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等神的國來到。」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掰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
寫有關聖餐的文章很多,但是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班德醫生的解釋。他說,有一次維羅巿流行麻疹,他的兩個女兒也被傳染上,病得很重。大女兒抵抗力比較好,沒有生命危險;但是小女兒還是個嬰兒,有可能喪生。小兒科醫生告訴他,小女兒需要注射血清。維羅巿立刻到處傳言:“班德醫生需要得勝者的血",實際上他需要的是一個患過麻疹已康復之人,只有他的血清可以保護班德醫生的小女兒。有了“借用的"抗體,他的小女兒的身體便有充份的時間來製造抗體。她的痊癒不是因為自己的能力,而是因為別人曾經打過勝仗的關係。班德醫生對此有極深刻的體會,他說:“神對付惡,不是消除它,而是藉惡成就更大的善。祂勝過惡的方法很特別,是吸收它,讓自己先受其害,然後赦免它,勝過它。"
在最後的晚餐裡,我們看到耶穌對門徒的自大不予責備,反而跪下為他們洗腳;對出賣祂的猶大,祂再給一次的提醒和悔改的機會。面對殘忍的敵人,耶穌以一貫的仁慈包容。而我們面對不友善或讓自己失望的人,總是以責備、抱怨、怒罵來反擊,因此耶穌得到完全的勝利,我們得到完全的失敗和人際關係的破裂。達文西所畫的最後的晚餐一圖,曾經被小說家拿來作為對耶穌和門徒的不雅臆測,其實仔細思想一下,每一個藝術家畫出來的“最後晚餐"都不一樣,都按照個人的思維和體會去構圖,根本不是原景的重現。因此對那些無聊,其至是中傷耶穌的臆測,實在不必回應。
在最後的晚餐裡,耶穌為我們設下了聖餐的基本形式,也定下了聖餐的意義。耶穌要我們以聖餐來記念祂,記念祂為我們破裂的身體,為我們流下的血。有一次在聖餐禮上,牧者分享,葡萄若不破碎,便擠不出汁,做不出酒;餅若不破碎,便不能食用,成為人體的一部份。想到神是如此愛我們,為了把祂自己賜給我們,寧可破碎自己,心裡十分感動。但是聖餐的意義並不僅於此,不是只有想到主為我們破碎自己,更重要的是祂把自己給了我們,把祂那“得勝者的血"和復活身體之盼望給了我們這些相信祂的人。
在〈以西結書〉書裡,神應許: “我必把新心賜給你們,把新靈放在你們裡面;我必從你們的肉體中除去石心,把肉心賜給你們。我必把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遵行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 (結36:26-27) "神忍受了人長期的悖逆,知道只靠人的努力斷不能成為祂的子民,因此祂親自降臨成為人,讓自己得勝的生命成為我們的生命。這才是聖餐的意義,使軟弱的人能因為得到主的生命,而變為剛強,也能過得勝的生活。這就是班德醫生所闡釋的疫苗的關係。
血之所以能維持生命,在於它能除去血中的化學廢棄物,清除對身體有害的細胞代謝物,使其變為潔淨;主的寶血也要潔淨我們靈裡的污穢。血也把充滿生命的養料帶給每一個細胞,使它重新有生命、有活力,能運作;惟有在主的寶血裡,我們能得到能力,才能擁有祂所應許的豐盛生命。擁有“得勝者的血",我們才能有得勝的生命。我們是按著神的形像所造,可是我們都虧欠神的榮耀,活得迷迷糊糊的,無法活出神的形像所應有的光彩。主耶穌來為我們,成為那一個被病毒、細菌感染的細胞,且勝過病毒、細菌,成為那寶貴的疫苗,使我們能靠著祂戰勝世界的毒,並且活出神榮耀的形像。
在最後的晚餐裡,主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主與我們重新立約,要我們吃祂的身體,喝祂的血。不只是為了記念祂,不只是記得祂對我們的赦免,更要記得藉著祂得勝的復活身體和寶血,我們也要得勝。這就是聖餐的真實意義,主把自己給了我們,從今以後,我們每個都是身體裡流著主寶血的人,我們都要靠主與主一起得勝。
資料來源:海外華人福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