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明
經文:但以理書第一章(聖經新譯本)
一、持久跟隨主(但以理書第一章1節,21節)
但以理是舊約聖經裏的一個偉大先知。但以理書第一章的頭一節和最後一節是屬於時間上的範圍。第1節所指的年代是公元前605年,21節所指的年代是公元前539年。所以但以理書第一章的記載就橫跨了六十七年。
在這期間,但以理當了兩個不同王國的宰相,先是巴比倫王國,後來是波斯瑪代王國。我們要注意的是:這裏記載的不是他作官的輝煌成就,而是他擁有堅定的信心和這種信心的結果。從他的少年時期開始計算,經過六十七年,第一章結束時的但以理也應該八十多歲了,年老的但以理仍然是信心偉人,所以但以理給我們立了持久跟隨主的好榜樣。
願我們在一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之後,仍然是信心健全和信心堅定的基督徒,成為持久跟隨主的好榜樣。我相信,主在我們身上的計畫,就是讓我們成為持久跟隨主的好門徒。那麼,在我們的生命計畫裏面,有沒有一項是能使自己成為信心堅強,持久跟隨主的好門徒?
二、跟隨唯一可以仰賴的主(但以理書第一章2-7節,17-20節)
在六十七年的悠長歲月裏,但以理如何維持他的信心?讓我們從但以理書第一章的前部分和後部分看看但以理維持信心的祕訣。
當時,但以理被逼離開他的家鄉,遷到巴比倫。在家鄉,他是貴族,年富力強,聰明有為,前途光明;不幸國家滅亡,被擄到巴比倫。在那裏,他要學習一個新的語言,適應一個新的環境,服事一個新的國王(但以理書第一章3-4節)。在國家和個人患難中明白主的旨意,在新環境中學習新的言語知識,在新國王面前答覆問題,這些都需要高人一籌的聰明智慧。他們如何勝人一等呢?但以理的信心告訴他,只有這位賜人聰明智慧的主,可以讓他戰勝所有困難和挑戰(但以理書第一章17-20節)。有了主,一切問題都有答案。有了這個意念,我們就可以了解到為何但以理有這麼持久的信心。他失去了國家,地位,前途,產業,這些損失使他倚靠唯一可以仰賴的,就是那位給與他聰明智慧的主。有主的同在,就有希望,就有明天,就會踏實。
同樣,我們隨時都可能遇到生活上的變遷。可能是換工作,或者患病,或者雙喜臨門,或者天災人禍。無論生活上任何的變化,我們都需要主的同在,主的帶領和主的智慧。主答應不會離開我們,但願我們也不離開祂,時時認定祂是我們知識智慧的源頭,更是真福的源頭。我相信,主在我們身上的計畫,就是讓我們認識到在任何情況下,甚至在巨大的損失下,都有祂的旨意,都是對我們信心的考驗。我們可能懷疑主的愛,我們可能討厭這種考驗,但是最後只要我們學習到在迷茫前無頭緒的情況下,我們仍然緊緊抓住主,謙卑的知道,主都是為我們好,都是主智慧的計畫,那我們就能在這必須經過的道路上勇敢前進。我們能在最倒霉的情況下,仍然不離棄主,反而更倚靠主嗎?
三、立志終生忠心跟隨主(但以理書第一章8-16節)
但以理書第一章的中間部分,就是第一章的中心思想:但以理從一開始就認定這位主。第一章8節說:“但以理決心不讓御用的佳餚美酒玷污自己,所以求太監長幫助他,使他不用玷污自己。”
在食物方面,摩西的律法說得非常清楚,豬肉不許吃,祭偶像的食物不許吃,濃酒不許喝。但是,這些食物都是但以理受訓期間所獲分配的膳食,更是王的命令。可是,但以理不願意觸怒天上的王,所以立志不吃這些食物,不玷污自己的身體。但以理書第一章8至16節整段述說但以理如何面對這個問題,最後有一個完美的結果。
年紀輕輕的但以理已經懂得立志跟隨主的吩咐,也願意為此付出生命為代價。這個事件擺在但以理書的第一章,可算是他信心的濃縮寫照,是他信心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表示他願意終生忠心跟隨主。這個選擇和決定影響了他一生。聖經把但以理的這個選擇放在本書前頭,叫讀者注意看看但以理會不會堅持到底,看看主會如何保佑使用他。
“立志終生忠心跟隨主,影響一生”,這不是口號而已,不是一時的決定,乃是一生的決定。但是這一生的決定,是由一時的決定而點燃的。我們願意就在今天點燃這個決定嗎?
在我們個人的生命中,我們會立志完成某些個人計畫。譬如:把英文學好,找一份稱心的工作,改變暴躁的性格,更愛家人,不懶惰不遲到等等。至於在跟隨主這方面,你會立志作甚麼呢?今天的選擇和決定,會影響你一生會不會成為一個堅強的基督徒,也會影響你一生會不會成為主所喜悅和被主使用的基督徒。我相信,主在我們身上的計畫,就是點燃“立志終生忠心跟隨主,影響一生”這個決定。
四、結語
今天的但以理在哪裏?但以理六十七年跟隨主,持久地跟隨主,在最倒霉,最迷茫的時候依然緊緊倚靠主。但以理一時立志,影響一生,終生忠心跟隨主。我們是不是主的但以理?我們未必會有但以理事業上的輝煌成就,因為沒多少人能成為國家的宰相或總理,但是我們可以學習他那跟隨主的堅定心願。
我們的個人計畫是甚麼?或許我們應該問:主在我們身上的計畫是甚麼?我們有沒有把我們的個人計畫立在主的計畫裏面?希望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計畫中,有一項是:我願意學習作主的但以理。
資料來源:金燈臺活頁刊第一五五期 2011.9
作者孫愛明牧師在紐西蘭奧克蘭聖道堂牧會兼克理神學院中文部客座老師。
本文的經文錄自聖經新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