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

 在兩岸概念引導下MSCI調高台灣股市權值,接著又有王毅釋出「八大利多」,台灣進入WHA為觀察員,再後來則是大陸的三批採購團即將到來。由於這些因素的拉抬,從四月中旬起台灣的氣氛已出現微妙的化學變化。「五」在加持下,變得不再像許多人擔心的那麼難看寒傖。

對於這一個多月來的突變,人們在欣慰之餘,切莫志得意滿地將其因果倒置,簡化為「英明領導」。因為這些主要都是在於環境:台灣本身的經濟體質尚稱健康,大陸方面在過去這段期間也的確表現出了超乎人們意料之外的善意。這些客觀因素在五前夕陸續發酵,無論對馬政府或對整體台灣,當然成了一種最好的福報。

李因素 考驗兩岸互信

不過,五周年在形勢加持下有驚無險度過,我們對五一七嗆馬遊行卻也不低估,而只是對它那失焦且被浪費的熱情覺得惋惜。民進黨在後扁時代,已的確日益淆亂。阿扁在位時就不只一次說過「台獨不可能就是不可能」,但民進黨卻又提不出任何新選擇。民進黨的骨幹人物對此並非毫無警覺,但他們卻缺乏自我改變並改變群眾的膽識,於是整黨遂被形同魔咒但實質上卻辭意含混的「主權」、「愛台」等口號所綁架。隨著兩岸關係的增進,它雖不會死亡,但卻會凋謝並自我邊緣化;在政經日程表上只能發揮並無影響力的干擾角色,民進黨的這種角色反而使得現狀更有了理由。從這樣的角度看,五一七未嘗不是民進黨送給馬政府的五二賀禮!

在整個五一七過程裡,最具象徵意義的或許就是李登輝出面嗆馬了。馬政府上台後,對李示好已到了失去分寸的程度,李的人馬也被畀以要職,「李因素」已成了過去一年裡兩岸互信的最大疑點。而今李公開嗆馬,它所顯露的,其實是過去一年裡那種個個想討好的風格,到了難以為繼的程度。如何把握形勢的福報,走出自己的道路,並替台灣開創出更大局面,已成了馬政府後三年最大的考驗。

其實,馬政府執政周年,是否真正發揮主導並開創新局的角色,人們都自有公斷。它不能在「台獨不可能就是不可能」的時刻,替台灣開創出新主流的「非獨論述」及「非獨策略」;它也不能以新的風格帶動出政府的行政效率;它在許多弊案上仍泄泄沓沓,予人除弊無力之感。台灣在面對經濟挑戰之際,在賦稅公平、企業紓困、創造就業,以及防止財政惡化等方面,也都表現不盡良好;至於在縣市升格、權力布局等種種政治面的問題,也都難免有太多權謀上的考量。

所有的這些如果要打分數,英明當然沾不上,我們只能給予勉強及格的評價。這也意謂著一個政府最需要的開創力、執行力、除弊力,甚至讓人民感到溫暖的貼心力,這個政府都有重新出發的必要。這不是雞蛋裡找骨頭,毋寧是一種求全責備的期待。台灣已被亂政十餘年,整個社會及周邊的助力都期待台灣要有不貪圖僥倖,而是有智慧、有決斷、有擔當的領導風格的出現。而這種機會並不會太多太久,馬政府要有這樣的自我惕勉。

後三年 馬政府須自惕

在馬政府有幸安然過完周歲的此刻,應當更有信心去展開下列真正重要的事業:(一)要試著去重建社會新共識,擺脫目前這種內耗的糾纏。(二)要更加大開大闔,在縣市升格及延選問題上做出決斷和脫鉤。(三)要對政治革新、效率提升、社會公平、下階段經濟發展做出更大部署及努力。(四)要以大刀闊斧,歡送舊人功成身退的心情,重組內閣,開創新局。

一年容易過,人們等著看未來的三年!

(本文作者為作家)

2009-05-20/聯合報/A4/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