ㄚ門助福網

末日倫理

末日倫理

在神學界這六、七十年裡,特別是在史懷哲以後,「末世論」(Eschatology)或「末日論」儼然成為重要題材。我同意所有神學可以從末世觀點出發。但我還是覺得「末世論」或「末日論」較能清楚說出聖經觀念。為何我獨喜「末世論」或「末日論」,因為在和合本聖經有三處相連的翻譯,第一處在約翰一書「末時」(end time)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end day)我要叫他復活。」(約六54)及「末世」。

末日論與世界潮流

在現今世界及文化潮流裡,漸漸感受不到樂觀與盼望,反觀十八至十九世紀的文獻與文化上的想法卻是非常樂觀,而啟蒙運動之後,認為只要打倒基督教這類迷信,世界會趨於美好。再加上對達爾文主義的錯誤理解及對工業革命正確的理解,便以為科技越發達,世界就越幸福快樂。神學也深受其影響,產生了後千禧年主義(postmillennialism)。它影響到教會與解經。愛德華茲便是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

這種樂觀氣氛直到二十世紀初期,尤其一次大戰之後便逐漸減少,十九世紀末工業革命下的英國之一些新興城市,也叫人開始懷疑科技的發達是否會帶來幸福,導致人類對於一切科技的想法不在認同。一種基督教的末世論就慢慢興起—「前千禧年主義」(Premillennialism)。

末日就是每一天

所謂的災難,就是耶穌的再來,上帝要在其中做極可怕之事。所謂末日論或末世論(Eschatology)就是耶和華作大事的日子。末日就有兩個日子,包括彌賽亞第一次的來。「神既在古時藉着眾先知多次多方地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藉着他兒子曉諭我們。」(來一1~2)「末日」是主要作大事的日子,有兩個高峰,分別是祂的第一次與第二次的來,但在這兩次高峰中間的每一天,每一時刻,都是「末日」、「末世」。

末世的倫理、末世的神學是相信主會再來,把今生的一切做個結束、審判與賞賜。但不是主來的那天、那時、那分鐘,而是以前的每一天,末後的日子是每一天。主耶穌第一次來,也做拯救,也做審判;主耶穌第二次來,也做拯救,也做審判。對那些預備好的,就是平時生活都尊主為大的人,主來就是拯救。但沒有預備好的人,主來則是審判。

神國來臨與末日

法利賽人問:「神的國幾時來到?」耶穌回答說:「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路十七20-21)

你是因為本身的血統、肉體、割禮、功德,人的身體基因及人的一切,決定你是否在神的國度嗎?是否在神的國度,取決於人的信心;而人的信心取決於上帝的揀選。這裡所要強調的是以色列人、門徒在盼望神國來,神國來似乎與末世有關。而末世以耶穌的說法是「the Day」。

他又對門徒說:「日子將到,你們巴不得看見人子的一個日子,卻不得看見。」(22節)
日子、時間是看不到的。現在流行的說法是要讓信仰落實,但容我強調,信仰有不能落實之處,只能憑信心繼續仰望與渴慕。

「人將要對你們說:『看哪,在那裡!看哪,在這裡!』你們不要出去,也不要跟隨他們!」(23節)真理不是人投票來決定,也非多數人決定,而是在上帝手上。遺憾的是,耶穌的話就不被人聽,很多人就「出去,跟隨他們」

「因為人子在祂降臨的日子,好像閃電從天這邊一閃直照到天那邊。只是祂必須先受許多苦,又被這世代棄絕。」(24~25節)「人子的日子」究竟是什麼呢?為何耶穌在許多時候說「人子」?理由很多,簡言之,人子的日子就是每個神兒女的日子。每天都是「這日」。

「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樣。那時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洪水就來,把他們全都滅了。又好像羅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買又賣,又耕種又蓋造。到羅得出所多瑪的那日,就有火與硫磺從天上降下來,把他們全都滅了。人子顯現的日子也要這樣。」(26~30節)

我們需要如何預備好?挪亞怎樣預備「挪亞的日子」?「人子的日子」人要怎樣預備好?

最早的「末日」觀念來自創世記耶和華對亞當的警告(創一16~17)亞當是否知道何謂「死」?但他一定知道這是可怕的事。學者說這可能是第一個「末日」觀念。因為當你一吃,就要被消滅。

第二個末日可能的觀念是:「耶和華說:女人的後裔要傷蛇後裔的頭。」原始的福音很奇怪,是對蛇說的。這「女人」是指「教會」。教會會與蛇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蛇的頭,那也是末日的觀念。在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會做事,叫魔鬼的勢力第一次是從腳跟打擊,第二次是從根消滅。神的兒子與人的女子交合生子,生了許多上古英武有名的人,那明確的末日觀念就出現了。創世記六章十三節,耶和華說:「我要把他們和地一併消滅。」只有挪亞不被消滅,而交代挪亞要建方舟。

「挪亞的日子」是人吃喝嫁娶、建方舟的日子,挪亞一家八口傳義道的日子(彼後二5),而非那天降雨的日子。聖經描述將來到天國,除有敬拜讚美之外,最多的是赴天國的筵席。因為上帝很看重吃,吃是件快樂的事,也是我們將來要做的事。如同聖經及我們的信仰非常看重「性」、看重男女的結合。甚至新、舊約都說我們一方面是吃祂,另一方面我們與祂連結。在以弗所書特別提及「教會」與「基督」,我們不會覺得「性」是骯髒的,而「吃」是不屬靈的。聖經都用「性」男女關係與「吃」來瞭解我們與上帝的關係。

在末世倫理,你的生活與別人一樣。創六章挪亞的生活裡,神之所以要行消滅、降洪水的理由其中就與婚姻之事有關。我要再次強調,基督徒的信仰是非常健康的,我們之所以健康因為是上帝造的:「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為聖潔了。」(提前四4~5)特別提兩件事是好的,一是「性」,一個是「吃」。

進入世界與離開世界

我們如何過末世的生活?你心裡凡事尊主為大,你吃喝嫁娶,主也很喜悅,你不吃不喝,主也很喜悅。基督徒是非常自由,求主讓我們有一顆愛祂的心。

挪亞與當時世代的人一樣,吃喝嫁娶,耕種蓋造。因此,末世的生活就是天天仰望主,跟世人一起生活。創世記十三章提到亞伯拉罕與羅得分開之後,他就「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創十三12)。亞伯拉罕主動提出要與羅得分開。從創世記第一章起,神的「分別」(segregation)就是正面的字眼。在聖經裡,神的創造就是隔離。耶穌說:「你這個人!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給你們分家業呢?」(路十二14)耶穌不是說不能分,而是避免一切的貪心。重點是我們的心是怎麼想。

「聖地」,客觀來說,那地的人被耶和華咒詛,土地並不豐饒。但聖經卻說不是取決客觀環境,乃取決於你裡面的心。當你有主的時候,就能夠化腐朽為神奇。如果神吩咐我們從所多瑪出來,那必定是我們也進到所多瑪。這是末世倫理的矛盾。「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約十七15~18)求主讓我們帶著上帝的道、聖靈進入這個世界,但我們也離開這個世界,因為這個世界不是我們的家,我們乃是仰望一個常存的、在天上的家。

基督徒處世態度

所謂基督徒的倫理,就是基督徒的生活。根據聖經、教會歷史傳統,基督徒對世界的態度有五種:

一、基要派:基督徒是反對世界,與世界敵對的。

二、自由派:基督徒與世界是水乳交融的,我們的信仰完全來自世界。

三、天主教:基督徒倫理與世界一致,或較優越,能達到更高的程度到上帝那裡。

四、路德:基督與這個世界既聯合又鬥爭。

五、最流行的:基督的信仰要改變這個世界。這是近四、五十年來最流行,也為東、西文化都支持的觀點。無論是門諾會,或是長老會改革宗,乃至靈恩派皆表支持。

靈恩派是用聖靈的工作,加爾文宗則是用聖道、神的話來改變世界,能將信仰落實,以致改變世界及世界文化。這是過度實現、過早實現的末世觀。在主再來之前我們不可能完全實現,神並沒有藉著我們來實現祂的一切旨意。

羅馬書八章說:「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22節)這描述非常生動,好像發出一聲「唉!」,宇宙之所以如此悲慘,乃是上帝叫宇宙如此的。因為上帝的憤怒與咒詛臨到這墮落世界。感謝主,我們知道上帝有救恩,但即使是我們這群人,也是在嘆息(羅八23),就是渴望我們身體得贖!

這經文看似矛盾含糊之處:神的救恩在任何一個時代,在主耶穌再來之前,能夠呈現多少?能在教會、我們個人身上呈現多少?從某個角度來說毫無呈現。壽命、智商IQ,最優秀的人才往往不是基督徒。您覺得基督徒的「顏值」、「壽命」、「成就」、「快樂」及其一切,自我信耶穌以來,生命真有極大改變嗎?值得各位深思。

我不是要打擊各位,而要大家面對現實。對基督徒而言,我肯定並且相信我們能過著「在地如在天」的生活,但是,連我們這有聖靈初熟果子的仍舊嘆息。因此,我也按照傳統說法來看羅馬書七至八章的我,我是重生得救的。

在羅馬書有三個嘆息:萬物的嘆息,初熟果子的嘆息,還有聖靈用說不出的嘆息。若想用我們的信仰來改變世界及社會,並非不可以,一般教會也倡導,我沒有反對,我也不能說transform或改變世界一定是錯。正如奧古斯丁說:神的旨意是叫兩座城一直存在,存到世界結束。基督徒同時在「上帝的城(city of God)」、「魔鬼的城」或說「人的城」。「上帝的城」與「人的城」有極大對立、敵對之處,但其中也有合作。提醒各位,當福音書描述這罪惡世界之時,最大的罪惡就在耶路撒冷。舊約就提過耶路撒冷的特點,耶穌之後再提。她本該是聖城,耶穌一見耶路撒冷就哭了,因這城的特點就是殺害先知。

敵擋上帝最厲害的常常是神家裡的事,從舊約開始,一直到新約。所行神蹟若行在推羅、西頓,還可以存到今日。今天使徒信經說,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實際上也是。但整個審判過程,福音書清楚地記載到彼拉多三次要放耶穌,並說:「我查不出這人有罪!」初代教會及宣教士被羅馬人保護,卻被猶太人逼迫,以致於保羅最後被逼到必須說:「無論猶太人的律法,或是聖殿,或是該撒,我都沒有干犯。」(徒二十五8)求主打開我們的眼睛,看到祂的奇妙。保羅看見了,卻說:我也以為應當多方的逼迫拿撒勒人耶穌的黨人。各位你曾看到主,不是一定繼續看到主;你曾認定祂,也不是繼續認定祂。求主幫助我們有一顆愛祂的心,一直持續下去。

三種基督徒倫理

我個人的想法是比較接近路德的想法。基督徒在世上的生活態度、原則:

第一、是恩典的倫理

我們活在恩典之下。許多學者,包括愛因斯坦等人都問:「這個宇宙是友善?還是帶有敵意?」我認為不信上帝的人都覺得這宇宙非常地不友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老子道德經)中國歷史、西方神話表現出宇宙主宰都是不友善的。信耶穌這麼多年,你的感覺怎樣?我們的口頭禪:「當然!主是慈愛的、憐憫的、全能的。」但是,真的嗎?還是主跟你是陌生的。

但是再悲哀的人,只要是信靠上帝,基本上應該是樂觀的,因為我們的神是又真又活、又美又善的神。「我的良人白而且紅,超乎萬人之上。」(歌五10)求神讓我們看見,否則我們的事奉,不管是教學、牧會、生活、婚姻,都很虛假,也很沈重。「含著眼淚,帶著微笑」的神學生、神學教授不知凡幾,「笑不出來,含著眼淚」的牧師多得不得了。願聖靈讓我們常常看到。

基督徒的倫理是恩典的倫理。基督徒的生活態度應越來越感恩。世上有這麼多無奈、空虛、可怕,令人費解的事,因著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就知道祂愛我們。路德提醒我們,「你不要從世界來認識上帝,你看世界,你認識的上帝是魔鬼。」這與一般想法不同,甚至會引用聖經的話。「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 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 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詩八3-4)基本上,基督教是反對自然神學。各位要是你看世界,看你自己,老公老婆,實在是看到魔鬼,心想怎麼基督徒是這樣?羅素說得很簡單,「我從來不能看到這個世界後面有個慈愛的上帝。」約伯記所表達的出來的,不管你上過多少課,許多時候你還是覺得困惑。

你看這個世界天災人禍頻仍,你怎麼信上帝呢?許多人就因此說我不再相信有上帝。路德說;「你透過世界看上帝,你看到的是魔鬼。你要認識上帝,必須透過耶穌基督。」我再加上一句,「你要透過耶穌基督,必須透過聖靈。」如果聖靈不光照你,你看到釘十字架的基督,怎會讚美上帝呢?幾個博士看見馬利亞和那嬰孩,就獻上黃金、乳香、沒藥,膜拜那嬰孩。他們在聖靈的感動下,跪下來拜一個嬰孩。因為聖靈,十架上可憐的、死亡的,對我們基督徒而言,是宇宙萬物的主宰。我們的神學、福音之所以寶貴也在此,這世上需要奇妙的救恩。在最不可思議的人和事上—一個釘十字架上的木匠,是上帝的兒子。你講出這些話,耶穌會恭喜你「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太十六17)

我們的生活與人一樣,不管得救之前或後,都有許多罪惡痛苦,請記得,我們是蒙恩的人。既蒙了恩惠,我也以恩慈待人。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我們繼續愛,因為神繼續愛我們。沒有這些,我們一切的事奉都是空虛的。

第二,自然的倫理。也就是基督徒與非基督徒有共識的時候。
從某角度來看,我們與世界中間存著緊張的關係,但也存有和諧的關係。我真的希望基督徒要講道理。「道」,姑且說就是基督,要以基督為核心。「理」就是邏輯。今天世上的政客、媒體都不講道理。就更別說真實、慈愛了。他們沒有上帝,就沒有道;但理也不講,我們則需要講。我們也與非基督徒一起生活在這世上。因為神的一般恩典,我們在非基督徒當中更如魚得水。求主幫助我們謙卑,要真正認識我們的信仰,若認識清楚,也求主讓我們謙卑下來,可以向非基督徒學習,重點是對要上帝有清楚的認識。

聖經有兩位神非常喜悅的人物:約瑟和但以理。尼布甲尼撒王做了一個夢,覺得這夢是神明告訴他宮廷會有政變,急著想知道。當夢講出來卻無人能解夢。各位你可曾想過,但以理被擄去做什麼?尼布甲尼撒王真是聰明,比蒙古人聰明多了,他知道一件事,「馬上可以得天下,馬上不能治天下。」尼布甲尼撒是用武力征服,美國則是用高薪。結果是要「留他們在王面前侍立」(但一19),也就是國策顧問。

但以理這些人在王面前侍立的身份是術士。第四章就提到「術士的領袖伯提沙撒」(但四9)。後來在伯沙撒王的時候,太后說道:「你父尼布甲尼撒王,就是王的父,立他為術士、用法術的,和迦勒底人,並觀兆的領袖。」(但五11)但以理能夠解夢,跟紫微斗數、巴比倫那些亂七八糟一點關係都沒有。但以理之所以可以通曉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但他卻無法禁止別人這樣稱呼他,也只好接受。

我不知道我們可以與這世界妥協、合作配合到何種地步?但我再次說,我們可以學任何東西,然而耶穌卻說:「出口的污穢人。」這世界的邪惡、罪惡、不法、不跟隨上帝、偶像、錯誤,都不能污穢你。各位,聖經始終強調裡面的邪惡。所以我們不能驕傲,需要依靠上帝。

我們也不是一天到晚自省,認罪要到什麼地步,這是聖靈的工作。當然,我們不是不防範,求主幫助。

第三、末世的倫理

當但以理對尼布甲尼撒王說我能解之時,他回去禱告,神把這異象告訴他。但以理就來跟王說:「王啊,你是諸王之王。天上的神已將國度、權柄、能力、尊榮都賜給你。」(但二37)這是主禱文裡面的話。我們的神掌管一切,我們的神全然良善。這是最基要的信仰。神是全善全能的。神要把多少國度、權柄、能力給多少人,都在神的手下。

我的焦點所在「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國。」(44節)因為我們的神學、末世觀點,應該是「當列王都被消滅之後,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國。」我們以為當這世上的國度巴比倫、波斯、亞歷山大帝國,羅馬之後直到近代,甚至是現在掌權的美國都被消滅的時候,神的國就來了。這是我們的觀點。但這裡卻說「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國。」

奧古斯丁說:「世上的國從該隱開始,神的國從亞伯開始。」這兩個國一起進行下去,直到世界末了。而我們基督徒是這世上唯一有雙重國籍的。其他人都是單一國籍,不信上帝的統統是世界國的國民。基督徒既是該撒的公民,納稅給該撒;也是神國的子民。這既榮耀,又艱難。求主幫助我們,知道祂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末了。(全文完)

作者:康來昌牧師
資料來源:中華福音神學院華神院訊2017.5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