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問題實在很難,也沒有絕對標準的答案。
以我目前的知識與了解,也實在不太夠格講解這部分。
所以,這篇文章,就當成是我個人的研究心得分享即可。
同時,也開放讓大家可以繼續補充。
哪種路線,屬於歸正神學?
最簡單的講法是:走加爾文主義路線的。
但是,這樣的說法,其實還是很籠統。
因為,馬丁路得和加爾文在路線上有一些差異,但主要信仰觀念卻幾乎沒什麼差別。
馬丁路得講因信稱義,加爾文也講很多;
加爾文講預定論,馬丁路得講更多。
他們對於唯獨聖經、唯獨榮耀上帝、唯獨恩典、唯獨因信稱義、信徒皆祭司這類的觀念,幾乎都一樣。
所以,有些牧師會說,歸正神學,根本就不是某派所特有、所獨佔的神學,而是每一個願意回歸聖經真理的人,所自然而然就會走進去且認同的神學。
但是,因為每個宗派還是有一些特別強調的地方,而某些宗派,也確實和加爾文的路線有相當大的差異,所以,就狹義而言,我們要找歸正神學路線的教會,大致上去找走加爾文主義的教會,並不會差太多。
不過,一樣是加爾文主義,很多已經走向新派。
聖經在這些教會的觀念裡,已經變成和純正信仰有極大的差異。
社會福音、女性神學、同志神學、解放神學、、、、。
這裡面,已經有很多,是偏向新派神學的。
而我們所稱呼的歸正神學,是拒絕新派神學的。
我們依然相信聖經的神蹟,而新派不相信。
其實,我們如果去閱讀加爾文,還有清教徒時代許多神學家的作品,
我們會發現他們所講的,和我們現今所信的,不會有多少差異。
但是,他們講的,和新派的加爾文主義,可有相當大的差別。
所以,我們講歸正神學的教會,是把新派的加爾文主義路線排除在外的。
在此,我要先簡介一些歷史。
透過這些歷史,我們可以有一些輪廓出來。
宗教改革時期,很出名的兩個偉大改教家,一個是馬丁路得,另一個是加爾文。
馬丁路得主要是對天主教發出激烈的砲火,掀起改革運動。
他雖然寫過很多文章,但是,比較零散、缺乏系統。
相反的,加爾文受過良好的法律訓練,加上出奇優異的邏輯,因此,在聖靈保守下,他寫作出非常偉大的作品『基督教要義』。
這本書,是加爾文歸納聖經之後,所寫出的相當優秀的系統性神學著作。
在他的系統性介紹之下,可以讓我們更清楚許多聖經總原則,可以更明白許多聖經的真理。
馬丁路得所產生出來的宗派,就是路得會、信義會。
加爾文所產生出來的宗派,就是改革宗、長老會。
但請大家記住,雖然二者的教會有各自不同的堅持與重點,但如我前面所說,其實二者在很多部分,並沒有多大差別。
差在哪裡?說來好笑,主要是像:聖餐的觀念是什麼?這類比較枝微末節的事。
另外,信義會比較強調因信稱義,改革宗比較強調因信稱義之後要行出好行為。
其他部分不提。
加爾文死後,後代很快就面臨加爾文主義和阿民念主義的重大爭議。
由於二者對神學觀念的差異極大,這對教會影響會很大,所以當時有重要的會議,經過歷時一、二年的聖經研討,判定阿民念主義不合聖經,加爾文主義才合聖經。
所以,後代的改革宗、長老會,主要都是加爾文路線。
但是,阿民念主義的觀念,從來沒有在教會裡消失。後來更在約翰衛斯理出現後,成為公開影響很多教會的教義觀念。
路得會、信義會系統,主要是在德國。
改革宗、長老會系統,主要是在瑞士。後來傳進英國。
所以英國蘇格蘭長老會,還有英國國教(聖公會),神學觀念都受改革宗體系影響很大。
再後來,清教徒也是改革宗路線,但不接受聖公會的體制,而且走非常敬虔的路線。
清教徒進入美國,導致美國成為受改革宗影響很大的國家。
美國早期的耶魯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都是很優秀的改革宗體系的大學。
然而,祖先的敬虔,不表示後代也會敬虔。
在工業革命之後,很多英國人根本信基督教信得不清不楚,道德淪喪非常常見。
後來,英國出現了約翰衛斯理,開始掀起另一波革命。
他主張聖潔、呼籲聖潔、重視認罪悔改。
然而,他的神學主張,主要是偏向阿民念主義。
約翰衛斯理當時有一個重要伙伴,是懷特菲爾德。
約翰衛斯理走阿民念主義,但懷特菲爾德卻是堅決的加爾文主義。
當懷特菲爾德在世時,約翰衛斯理還算尊重加爾文主義,但當懷特菲爾德死後,約翰衛斯理就強烈將加爾文主義從宗派中去除。
約翰衛斯理所帶出來的宗派,主要是:衛理公會、循道會。聖教會也偏向此類。
不過,有一部分衛理公會,則依然堅持懷特菲爾德的加爾文主義。
另外,浸信會是比較晚才成立的。
主要主張是浸禮部分,也是比較走敬虔路線的教會。
神學主張部分,正式的浸信會信條是偏向加爾文主義的。
我們將浸信會信條和改革宗體系的韋斯敏斯特信條做比較時,會發現二者的神學主張幾乎都一樣,差異是在洗禮部分,還有一些教會體制部分這些次要項目。
不過,由於阿民念主義的影響,浸信會也有不少教會,是走阿民念主義路線,而非加爾文主義路線的。
在近代福音傳入中國時期,衛理公會體系和長老會體系,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這部分我不多提。
在近代福音傳入台灣部分,主要幾乎都是長老會體系。
台灣北部地區的馬偕醫師(台北馬偕醫院),是加拿大長老會的宣教士;
台灣中部地區的蘭大衛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是英國長老會的宣教士。
台灣南部地區的馬雅各醫師(台南新樓醫院),是英國長老會的宣教士。
而且,這些長老會宣教士進入台灣建立教會的年代,比國民政府撤遷來台的時間還早。
這也就是現今台語教會,幾乎都以長老會為主的主要原因。
另外,受到台語長老會山地宣教的影響,台灣的原住民教會,很多也都是長老會體系。
當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的時期,中國大陸地區的教會信徒,也有很多隨政府來台。
這裡面,有許多,就是屬於衛理公會、浸信會體系。
聚會所是另一種中國本土產的教派(雖然他們認為自己不是教派,但我們不拘泥在這種文字部分),由於比較特殊,我們不多加說明。
真耶穌教會也是中國本土產的,我們也不多加解釋。
但基本上,歸正神學領域,確實和西方有所關連,而非中國所能自產。
畢竟,我們信的,追溯到最前面,是來自猶太人的使徒所傳下。
猶太人,也絕非中國土產。
我不是說中國不能自己產生新的教派,我是說歸正神學不是中國教會所自創產生。
但是,一個教派要完全不受西方加爾文各種著作、觀念影響,而能憑自己讀經讀出歸正神學,並不太容易。
所以如果我們要尋找歸正神學的教會,知道它的一些歷史背景,對我們找教會會有幫助。
另外,我也要提一下新派神學部分。
原本歐洲、美國的神學院,很多都是信仰純淨的。
但是,自從新派神學從歐洲開始之後,這樣的狂潮,不斷席捲各間神學院。
許多神學院,早已經淪為新派神學的領域了。
現今歐洲的神學院,多半早已是屬於新派的勢力。
而美國那些知名大學的神學院,像耶魯、哈佛、普林斯頓,也都早已被新派攻佔。
有些教授堅守聖經立場,不願向新派妥協,這些教授有時會離開原有的神學院,另外成立新的神學院。
像韋斯敏斯特神學院,就是從原本的普林斯頓神學院出來的。
有不少華人的牧師,是韋斯敏斯特神學院出身的,唐崇榮牧師就是一例。
有時候,我們看一下牧師出國念的神學院名稱,也多少可以知道這位牧師的信仰路線。
但是,我也必須提醒——————-這不是絕對!
新派的神學院,未必就表示都沒有信仰保守純淨的教授;
堅守聖經的神學院,也未必保證教授都純淨。
但大致上,這可以給我們一些找尋教會時的線索,這樣的說法,並不為過。
由於我對中國大陸、香港、以及海外華人地區不熟,所以我無法多做介紹與說明。
我只能針對台灣部分做一些說明而已。
在台灣部分,名義上,屬於歸正神學的,大致上就是這些:
1. 台語長老會
前面已經簡單介紹過一些歷史背景了。
在此,要針對的,是新派部分做更多的說明。
台語長老會的神學院,很早已前,就已經相當程度受到新派神學的影響。
但是,由於這些神學院教授的立場,從新派到堅守聖經的都有,
所以,我們很難講說哪間台語長老會的教會是新派,哪間是比較純正的歸正神學。
因為,同屬台語長老會的教會,神學路線差異很大。
有牧師是認同同性戀,然後對同志教會極為支持的;
有牧師根本就不相信神蹟,完全是新派腦袋的;
有牧師走靈恩,連原本的加爾文主義都丟到腦袋後面去的;
有牧師強烈走政治福音、社會福音路線的;
但是,容我提醒一下,也有很多,是堅守純正的歸正神學立場的。
我自己也是台語長老會的信徒,但我也相信,大家應該很難發現我有新派的影子,相反的,大家應該會發現我非常反對新派的各種觀念。
台語長老會,在很多年前,曾提出自己的信仰告白。
當時,就有一些神學教授,強烈主張要把『馬利亞童貞女懷孕生子』的信仰告白觀念刪除,但沒有成功。
另外,那些主張同性戀無罪、主張同志神學的牧師或傳道,要用台語長老會名義去設立教會時,也被眾多教會反對。
所以,如果要找尋歸正神學的教會,台語長老會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
當然,前提是要聽得懂台語。
另外,要先仔細聽過幾次牧師講道、多觀察一段時間,才能比較清楚該教會是否屬於歸正神學。
其實這樣的判斷建議,一樣適用在其他教會。
2. 國語長老會
像信友堂(屬於中華長老會)、改革宗長老會。
和台語長老會一樣,原則上,都是屬於加爾文體系的。
一般而言,信仰算是相當純淨,比較少受到新派神學的影響。
但是,這也不是絕對。
同樣的,如果要找歸正神學路線的教會,這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3. 浸信會
浸信會,如我前面所簡單介紹過的,有些是屬於阿民念主義,有些是屬於加爾文體系。
我們無法從教會外在名稱,就知道該教會是否屬於歸正神學立場。
很多都幾乎必須實際聽過幾次講道,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後才知道。
另外,台灣的浸信會主要是屬於國語教會體系,
而現今台灣的國語教會體系,很多都已經嚴重受靈恩派污染,甚至比靈恩的教派還靈恩。
這是我們要注意的。
歸正神學,是無法接受靈恩派那些亂七八糟教導的。
4. 一些名稱為歸正的獨立教會
這些教會,也是可以嘗試考慮的標的。
因為,一般教會,不太會用『歸正』這二個字。
這二個字,很大一部分,是受到唐崇榮牧師的宣傳與教導影響的。
這些會用歸正當名稱的教會,不妨可以去問一下他們,是否認同唐崇榮牧師的路線,如果是的話,就可以嘗試去聚會看看。
其他我沒講,因為,有些我不懂,有些屬靈恩派,有些是阿民念主義。
除此之外,我不是說其他教派都不行,絕不是這個意思。
像信義會、聖公會、門諾會、聖教會、宣道會、衛理公會,也都很好。
但比較旗幟鮮明的教導歸正神學的教會,主要是上面那些。
另外,我必須提醒:
信義會、聖公會和台語長老會一樣,已經受到新派神學影響,有不少教會已經倒向新派。
所以,一樣無法從名稱就知道教會屬性。
但是,信仰純正的一樣不少。
我還要提醒,請不要隨便換教會。除非您教會的教導,真的亂七八糟;除非您教會已經非常新派,不能接受聖經神蹟;除非您教會非常靈恩,已經走向靈恩路線;還有很多除非,但我還要提醒一個除非,就是除非您禱告之後,覺得上帝要您離開原教會,否則的話,我不建議隨便換教會。
要學習歸正神學,不一定要在自己教會學。我們這裡,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場所。
還有很多網站、書籍可以讓我們自學自修的。有些教會,像純正的信義會,教導都還是很純淨的。沒有必要為了學習歸正神學,就離開這樣的教會。
以上是一些小分享,提供大家參考。
小小羊
資料來源:基督教小小羊園地http://blog.roodo.com/yml/archives/4739673.html
延伸閱讀:
1.新派(Neological)神學:以士來馬赫(Schleiermacher)為首的一批神學家,為回應十七、八世紀之啟蒙運動,目的在挽救基督教不至被哲學之狂瀾淹沒,放棄堅持聖經與信仰的客觀立場,而從主觀方面來探討信仰之意義。因此,真理從有絕對、客觀的準則變成端視各人主觀感受的相對標準,否定以神聖啟示為基礎,而注重純粹以人為本的經驗論。繼士來馬赫之後,其門生立赦爾(Albrecht Ritschl)認為耶穌僅是一位道德完人。另一位耳熟能詳的門生是哈納克(Adolf Harnach),他是新派權威,認為聖經主要信息為:神是父,世人皆神子,耶穌教訓之總綱為愛人如己。而他的同窗饒申布士(Walter Rauschenbusch)在美國發展社會福音,將聖經真理淪為社會改革學。步入二十世紀,新派神學家諸如:田立克(Tillich)提倡「終極關懷」、布特曼(Bultmann)的「化除神話論」等,以及「新正統派」(Neo-Orthodoxy)如:巴特(Karl Barth)、卜仁納(Emil Brunner)、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等等。 <取自改革宗出版社”上帝主權的恩典-司布真恩典講道集”P56註6>
2.秉澄弟兄補充:一般人講的「新派神學」,是比較狹義的定義的話:通常是指「新正統神學」,以「巴特主義」(卡爾巴特)和「新保羅主義」(保羅田立克)為代表;又有人講是「新的加爾文主義」,跟史懷哲「自由派」神學又不一樣,(自由派已經衰微)雖然有關係,都有繼承「聖經高等批判學」,對聖經的神蹟和歷史有所質疑,不過是質疑和批判的角度不一樣,倒是類似的,本質是對於聖經的無誤性挑戰和對於基督的救贖的歷史性和實質有所批評,反對神蹟的或是當作象徵超時空性質的有,(這比較多)甚至對三位一體質疑的也有,(三位一體其實也算神蹟的一種,其質疑可能受猶太人錫安主義的干擾)他們盡可能地利用哲學和科學辨證,(尤其是存在主義思維,把拿撒勒人耶穌基督歷史性和現在的超然存在加以『拆開』,說這沒有什麼關聯!只是象徵性)就像Big說的,他們的人文主義受玷十分嚴重,甚至還有演變成「聖經普救論」的,來假借肯定基督的慈愛,實質否定基督真理和啟示,(公義到哪裡去了?)這其實若是沒有做很多功課,新派神學很容易將我們擄去,願主保守看顧祢的羊群!阿們。<取自本PO文資料來源之最末回應文章>
3.阿民念主義:請參考https://lcmstan.net/?p=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