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基督徒和其他宗教信徒


 

  追尋真理時,過分地強調包容,不利於明辨是非、去偽存真、踏入真理的殿堂。堅持真理時,唯我獨尊則是大忌,難以引導他人進入真理。我們認為,只有基督教所敬拜的才是真神,別的宗教所拜的都不是真神,這是有充分證據的客觀事實。但這並不是說基督徒不應該尊重別的宗教。當然,尊重並不是要贊同,而是要認真地去了解別的宗教的信仰,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別的宗教的信徒。

  由基督徒所寫的有關比較宗教學的著作本來就不多,不幸的是,態度持平的更少。有些書的內容不錯,但著者在論及別的宗教時,常出現輕漫言詞,使其可讀性驟然大跌。開始我想,如果作者把這些話刪掉多好!可仔細讀後,發現作者對其他宗教的輕蔑、揶揄和嘲諷流於字間行間,不是刪幾個字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堅持真理需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但無須謾罵。「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鬥。」

  《聖經》清楚地告誡我們:「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三15)。溫柔不是軟弱、曖昧,溫柔是謙和、講理。這種態度是來自神的愛,也是真理在手的自信的表現。我們基督徒知道自己所信的是誰,也知道為何要信,當然可以使我們的信仰猶若清澈的溪水頻頻流出去滋潤他人。我信主前讀那些傲視其他宗教的基督教書籍感到相當彆扭,信主后再讀則更感不安。我是如此,廣大尋道者會如何?眾多的其他宗教的信徒怎麼可能認真讀這類的書?書的作者又如何可把真理傳揚開去呢!

  一次經歷使我受益匪淺。一九九五年五月我去聖地亞哥參加全美小兒學科年會。歸途中,我的鄰座是一位伊斯蘭教徒。我一反在飛機上閉目養神、遐想的習慣,熱情地和他聊起來。我以為這正是瞭解伊斯蘭教信仰的好機會。伊斯蘭教徒每年都有一個禁食月,但不少人認為這是假虔誠。因為雖然白天不能進食,但一到太陽落山,他們就可以大吃大喝了。在我們談論了一些一般性話題后,我便單刀直入地問道:「聽說你們每年都要禁食一個月,是真的嗎?」他回答說:「是真的。到了那一個月,白天不能吃東西,可仍照常去上班,非常難熬。」我馬上問:「你們晚上不就可以吃飯了嗎?」他說:「按規定,太陽下山後就可以吃東西了。但餓了一天之後,想吃也吃不進去了,只能稍稍墊補一點。」我完全相信他說的是真話。因為我就有餓過頭的經驗。長時間飢餓后,胃的蠕動減慢,吃一點就覺得「飽」了。他打破我的沉思繼續說:「每年剛開始禁食的幾天,真是苦不堪言,後來會習慣一點。每年禁食后,我的體重都會減少十磅左右,這使我很高興。」果然,他身材修長、勻稱,毫無「中厚」的跡象。我恍然大悟:「難怪在回教徒中很少見到胖人呢!」他聽后開懷大笑。

  人們批評伊斯蘭教徒的另一點是說他們淫亂,因為按其教規,一個伊斯蘭教男信徒可以同時娶四個太太。我很想問個究竟。但這是一個相當敏感的話題,不易啟齒。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為我們交談的坦誠、熱烈氣氛所鼓動,迂迴前進:「您家有幾口人?」他說: 「四口。我太太、兩個孩子和我。」我聽後有些意外。我以有點誇大的驚訝順水推舟:「我聽說你們一個人同時可以有幾個太太呢!」我擔心火山爆發。但他卻出奇地平靜:「是的,按教義,我可以同時有四個太太。」我放心地追問一句:「那你為何不多娶一個太太呢?」 他回答說:「一般人對此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知道伊斯蘭教徒可有幾個太太,但不知其前題條件。」「此話怎講?」我認真地問道。他說:「按我們的信仰,一個男人可以同時有幾個太太;但同時規定,男人對這幾個太太的愛要絕對地相同。這個『相同』不只是說我若給其中一人買一件衣服,也同時給其餘的買同樣花色、款式的衣服,這還容易做到。這裡說的愛要相同,更是指我對每個人的感情、喜好程度都要完全相同!每個人的性情、特長各不相同,天長日久,我對她們的感情必然有差別。如果不能同時地愛她們,就不能同時娶她們。由於同等的愛是無法做到的,所以我所認識的伊斯蘭教徒仍是一夫一妻。」他一席話使我明白了很難從書本上學到的東西。

  知道我是基督徒后,他強調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同一性,都信一位獨一真神,都相信耶穌是童女所生的偉大先知。但我則明確地告訴他,只相信耶穌是先知是不夠的,耶穌是神;只相信獨一真神是不夠的,若不借著耶穌,沒有人可以到神那裡去。我緩緩地說著,他聽得認真,若有所思地點著頭。四個小時的航程轉眼就結束了。我們緊緊握手,互道珍重。他使我對伊斯蘭教徒的生活、信仰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我的話也許會促使他的信仰反思呢。

  很多別的宗教的信徒都是生活廉潔、熱心公益、心地善良、追求真理的人。雖然他們的信仰不能企及真神,但他們的作為對社會、對家庭和個人也有不少有益的作用。他們中不少人是真心尋求神的,只可惜沒有找到真神。我們不僅要向無神論者、無信仰者傳福音,也要向其他宗教的信徒傳福音。為此,我們應該更多地去了解別的宗教、真心地尊重他們的教友,以誠懇、溫柔的態度,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與他們分享我們的信仰。基督教信仰既然是客觀真理,真理只能越思越明。幾年來,我親眼見到、親耳聽到不斷有佛教、伊斯蘭教等其他宗教的信徒歸向耶穌,真打心裡高興。這也一定可以討神的喜悅。因為神愛世上的每一個人,「不願有一人沉淪,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