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天民新文集
看佛教聖嚴法師論超度死人
上一篇:向死人供飯或插花有何不同?- 目錄- 下一篇:答聖嚴法師
十一月十一日出版的佛教《覺世旬刊》載一訊息,題曰:「洋教徒鬧鬼,請佛教超薦」。內容稱:桃園建國某村軍眷大都系天主教與基督教徒,小部分相信佛教。過去兩月間,三位異教徒因公死亡。某夜,某太太夢到亡夫向她要錢,但因她信洋教,置之不理。次夜,亡魂又向鄰居友人託夢,告稱太太不給錢。全村居民聞而大大不安,後由「村長出面,要求佛教徒,禮請法師七人,已於十月廿四日晚,在該村做了一場存亡法會,法會進行時,該村洋教徒出錢出力,並且拈香禮佛,將那套不拜偶像的玩意兒否定」。 訊息內容確否如此?尚待查證。沒指出某太太與鄰居的姓名,也沒說出法會後是否已經鬼魂絕跡?最好能明確地指出這些,並再標明「出錢出力拈香禮佛」的洋教徒的姓名及所屬教會,不然,便有「憑空捏造,記載不實」之嫌。 但即使有所謂洋教徒「拈香禮佛」,我們基督教也不感驚奇,因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寧可斷頭,也不曾向異教屈膝的。凡去拜的人便證明他尚未真正悔改重生得救,也可能本來就是混在教會中的異教徒亦未一定,讓他們早點現出「本來面目」,對基督教豈非反而有益? 論到佛教超薦死人一事,我已在多次文中再三指出這對死人毫無用處,僅不過是中國僧尼藉此博取主要生活費用的一種手段而已。詳情請看《答妙貞十問》第卅一頁。實在說來,今日佛教界稍有見識者,對超薦死人一事已是痛心萬分,認為這能對佛教帶來衰亡。可引用的佛教文章很多,現在讓我們先看看被譽為臺灣佛教理論家(?)聖嚴法師論這事的意見如何?從佛教法師自己的話中更可看出佛教超薦死人的真相如何了。相信聖嚴法師一定歡迎我們引用他的大作。以下引號中的話都是照抄他的大作「論經懺佛事及其利弊得失」原文,一字不改,原作載在《佛教制度與生活》第一五一頁起,曾發表于《今日佛教》第四十一期。 聖嚴法師指出:「在佛的時代,佛陀不但不主張繁文褥節的誦經儀式,根本無經可讀。甚至佛陀的創教,目的正在反對婆羅門教那些繁瑣的宗教儀節……。」龔按:今日僧尼為死者誦經,真是與教主釋迦背道而行、推翻了釋迦牟尼的創教目的了。「……到最後,僧徒們便將經懺佛事,當成了餬口的營業,到此地步,佛教的衰微,也就難免了。」龔按:釋迦佛教的遺產似乎要在中國僧徒的手中喪失殆盡了!「至於受僱於他人的所謂『得人錢財,與人消災』或『超薦亡靈』的讀經誦經,既不是原始佛教的色彩,也不是中國初期佛教的形態,因為中國的社會,先已有了道教的流行,佛教這種『消災』與『薦亡』的佛事,非常可能是受了道教所謂『作法』的刺激,所以應運而生。」龔按:道教有福了!因為佛教居然向它學習。但根據史實,實在是道教向佛教學來許多超薦的儀式。聖嚴法師在這裡竟想把這筆爛賬推到道教身上去,不知在臺北的張天師聽了作何感想? 聖嚴法師十分傷心的說:「最覺得荒唐的,我雖曾由經懺生活中打過滾來,但對經懺佛事的內容及其意義和義理,卻完全不懂,我只曉得人家如何念得好聽、唱得好聽,我就學著念學著唱,……不過這次當我再度出家之時,年已三十,如見已較寬廣,再次初以客串身份在焰口臺上站空班時,內心非常痛苦,自己不解焰口,竟來超度亡靈,豈不反叫亡靈咒罵?」龔按:連精通佛理的聖嚴法師尚且不解焰口,何況其它的僧眾呢!這正中了主耶穌所說的話:「瞎子豈能領瞎子,兩個人不是都掉在坑裡么」(路六 39)。「……他們無以為生,無以宏化,但知誦唸禮拜,民間信之,則延之請之,邀至其家,超薦先亡……即到今天,請和尚尼姑超薦先亡的,多半不是皈依了三寶的正信佛子」。龔按:只有信佛教人才會去找和尚尼姑唸經。做佛事的僧人不單拿了齋主的大把鈔票,還大吃一頓,現在卻又口口聲聲污衊他們不是佛教徒,真不知從何說起?如他們真不是正信佛子,那麼,為他們努力行佛事的僧尼,便在自欺欺人,大行其宗教騙術了。 聖嚴法師接著沉痛的指出:「可是隻要齋主上門,無不欣然歡迎,為的是希望替常住增加一些收入……然為『現實』問題,或也無可厚非。同時,多數的青年僧眾,如果不是經懺的收入,往往即使是衣履郵費,日用必需,也將成為問題」。龔按:我們真為佛教年輕僧尼悲哀,他們雖然年輕有為,身強力壯,但竟連自己極少的衣履費與寄信郵費,都要靠替死人唸經的收入而來,其它生活費的艱難更是不可想像的了。我們以為佛教僧尼以經懺收入為主要財源到底太不穩定了,如中國人逐漸都信了基督教,僧尼生活怎麼辦呢?樂觀法師也說濄:「如果斷了這個經濟財源,那大家就不能過日子了」(「漫談應赴僧」,五十三年十二月一日,《覺世旬刊》)。 聖嚴法師最後說:「事關佛教的興廢衰盛,愿我寫下一萬餘言,不是拳擊虛空,希望有點酵素的作用。」龔按:我們主張佛教一面另闢財源,如從事生產,開設工廠,一面徹底剷除超薦死者的邪道惡俗––做佛事,恢復印度原始佛教本來面目;不然,即使基督教不在中國代替佛教,也要像聖嚴法師所擔心的,佛教自己也要衰老沒落了。
代郵兩則: 一、聖嚴法師在《海潮音月刊》上連續詆譭本人著作的文章都看到了,等全部登完后,有空時一定答覆。 二、從本報轉來寄自高雄署名為「朋友」的信已收到了,你說你也要寫信給法師們,勸他們不要再批評基督教,祝你能夠成功。只要別人不胡亂批評基督教,我們基督徒是不會主動地去攻擊別人的。凡是攻訐基督教的佛教徒們,我們便不得不站在護教的立場答覆他們。 (寫於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原載臺灣基督教天僑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