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1.1-2, 26-27,羅4.17,啟21.1-5

一、有始有終
基督教相信宇宙萬物起源於上帝的創造,使徒信經告白所信為「創造天地的主」,尼西亞信經告白所信為「創造天地的並造有形無形萬物的主」。初代教會神學家愛任紐確認上帝的創造是「從無到有」的創造,駁斥一切認為有神聖先存物質的主張。林鴻信牧師

舊約聖經匯聚於彌賽亞的啟示,而新約聖經聚焦於耶穌是彌賽亞的見證,如希伯來書1章1-2節說:「上帝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地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又早已立他為承受萬有的,也曾藉著他創造諸世界。」

基督教又相信宇宙萬物終結於天地的被更新,如啟示錄21章3節說:「看哪,上帝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上帝。」加爾文強調上帝創造大能始終持續運行,主張「繼續中的創造」說:「我們若以為上帝在創造宇宙萬物後就離去,豈非說祂是冷淡無情的。我們與世俗人不同在於,我們看見宇宙萬物的源初與繼續狀態中一直都有上帝大能的彰顯。…信心應當更深入地看見上帝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而且是永遠的管理者與護佑者,祂不但驅使宇宙運轉帶動天體運動,祂也扶持、養育和照顧所創造的一切,甚至包括小麻雀。」可見從起初的創造,到繼續中的創造,而走向終末的創造,都是上帝奇妙的作為。

二、上帝形像
在宇宙萬物中唯獨人是按照上帝形像被造,因此人有上帝的形像。在理解人的上帝形像大致上有兩種詮釋方向,其一是「本質性觀點」,就人身上某些特殊的本質而呈現上帝形像;其二是「關係性觀點」,就人與上帝的關係而呈現上帝形像。「本質性觀點」強調上帝形像座落於人的本質,生而有之且隨後天開發而增強;「關係性觀點」則強調上帝形像座落於人與上帝的關係,隨關係增進而彰顯,但也隨關係減弱而不明。由於在犯罪墮落之後,在人身上的上帝形像已經扭曲變形,甚至不易辨識。簡而言之,人與上帝連結呈現上帝形像,人與上帝隔絕則模糊上帝形像。

聖經有時在「個人」與「團體」之間不做明確區分,比如頭一位被造的人名為「亞當」,原意為「人」,也指向所有的人。上帝形像不只用在個體的人,也可用在群體的人們。加爾文開始注意到上帝形像的團體層面。比如當他論述政府時,一方面讚揚合乎上帝公義者,另一方面責備違反上帝公義者,他期盼政府是受上帝差遣的服事者,理當表現出上帝的形像,他把對上帝形像的了解,從個體的視野擴大成群體的視野。因此,不只應當追求上帝形像在個人身上的呈現,也應當追求上帝形像在團體當中的呈現,諸如在家庭、團契、教會等。

三、真正的人
《但以理書》第七章呈現「人性」與「獸性」的對照,必得人子―「真正的人」出現才能終結那些怪物,排除一切獸性而活出完美的上帝形像。新約聖經以耶穌基督為完美上帝形像的榜樣,「因為祂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祂兒子的模樣(形像),使祂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羅8.29)信主的人經歷到被改變成新人而合乎上帝形像,「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4.23-24)

基督教信仰主張人是按照上帝形像被造,「上帝形像」不只說明人從哪裡來,也指出人往哪裡去:從起初的上帝形像,到墮落後的扭曲變形,到相信耶穌基督後的更新,一直到終末的完全,上帝的旨意是要人活出上帝形像。十誡之第二誡說:「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甚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出20.4)據此禁令不可用任何被造者當作上帝的形像,這使得人具有特殊的地位,因為人就是按照上帝形像被造,唯獨人才有上帝形像。

四、兩種生命狀態
路易斯的《夢幻巴士》(The Great Divorce. A Dream, 1946)以夢中之旅呈現天堂與地獄的「天淵之別」,人們只能選擇其一。天堂與地獄並不只是兩種結局,而且是兩種生命狀態,從生前延伸到死後。一心嚮往天堂的人並非死後才進入天堂,而是在生命中的每一時刻都活在天堂裡;同樣地,選擇下地獄的人亦非死後才動身出發,乃是在生前的每一時刻裡已經生活在地獄裡。

書中用「真實與光明」來描述天堂,而用「虛空與陰暗」來形容地獄,習慣虛空與陰暗的人們無法承擔真實與光明,反之亦然。故事裡有許多生命無法忘懷一生的執著:名聲、地位、驕傲、自私、自戀、被需要、被同情與不原諒等,寧可回去幽暗地帶裡過「虛」的生活,而不要留在光明環境裡追求「實」的生活。

在世上嚮往天堂的人,儘管遭遇苦難,將來卻會回溯過去,使那些痛苦變成榮耀;而在世上沈迷於罪惡的人,儘管享受罪中之樂,將來也會回溯過去,使那些歡樂變成痛苦。

在今生今世努力追求天堂價值觀的基督徒,有朝一日來到天堂時必定有回家的喜樂。至於今生今世著迷於俗世價值觀的基督徒,若是真的得到天堂的入場券,一旦來到天堂必定覺得很陌生而痛苦。從這樣的角度來看,信仰的終末盼望不是一種靜態的等候,而應是一種動態的參與─從塵世生活裡就開始追求實現,讓終末盼望成為生活的一部份,以致有一天當這盼望實現時,才是真正回到家。

莫特曼說:「那些盼望基督的人們不再能夠滿足現狀了,乃是開始在現實裡受苦,並與現實發生衝突。於是,與上帝平安意味著與世界不平安,因為上帝所應許的未來有如鞭策著每一刻現在。」

路易斯還把地獄當作一種心理狀態,當一個人把自己關在內心牢房裡時那就是地獄。然而,路易斯卻主張天堂並不是一種心理狀態,而是真實本身,人必須走出內在世界而走向真實。以上帝為中心的人,最能夠離棄自我中心而歸向真實;而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結局就是深鎖內心地牢。

五、在地如在天
「天」為創造者上帝居住之處,「地」則為被造者人居住之處(詩115.15-16)。耶穌基督教導門徒的〈主禱文〉開頭有三個祈願:「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三個祈願與天地有關:祈願地上的人尊天上的上帝為聖,祈願天上的國降臨到地上的人間,祈願天上上帝的旨意落實地上的人間。主禱文祈願的精神在於「在地如在天」,並非「地升到天」,而是「天臨到地」─上帝的帳幕在人間。

在四卷福音書中馬太福音稱「上帝國」僅僅4次,卻以「天國」為「上帝國」的同義詞總共出現38次,而「天國」並未在其他三卷福音書中出現過,在新約聖經其他各卷當中也僅出現過一次(提後4.18)。這可能是馬太福音記載著耶穌的教導說:「只是我告訴你們,甚麼誓都不可起。不可指著天起誓,因為天是上帝的座位。」因此特別以上帝座位「天」來稱呼「上帝國」以表達敬畏。

耶穌基督的登山寶訓以「八福」作為開頭(太.5.1-12),「八福」描述進入天國的要件為虛心(原文:靈裡貧窮)、哀慟、溫柔、饑渴慕義、憐恤、清心、使人和睦、為義受逼迫,緊接著這段關於「有福」的教導卻是有關「受苦」的呼籲說:「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這意味著追隨天國的人必須承擔代價,因為天國不只在未來將要充份實現,同時也已經於現今開始實現中。

耶穌基督說:「上帝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上帝的國就在你們心裡(心裡:或作中間)。」(路17.20-21)當「上帝國在人心裡」時,亦即「上帝國在人們當中」時。

資料來源:林鴻信牧師2013.4.30於台北信友堂神學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