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素明傳道

經文:羅馬書八章28節

我的名字叫鍾素明,許多人叫我汪媽媽。我心裡很喜歡被人叫汪媽媽,這會將我的身份表露出來;然而,我與別人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我生了一個智障的孩子。

今天的主題是「用愛彌補生命中的缺口」。人只要活得夠久,會發現生命都不會是圓滿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一個缺口,這個缺口怎麼去彌補?我說,要用愛去彌補!當愛彌補你生命的缺口時,你的人生仍然是一個很圓滿的人生,只不過你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它。汪媽媽與女兒汪蕙欣

當我生下一個智障的孩子蕙欣的時候,我覺得她的學習像一個蝸牛一樣。為了教她學寫中文字,我們在她很小的時候,就要訓練她的眼手協調,她不會站,就讓她坐在那邊玩推球,當她會站的時候就讓她拍皮球、托球,從大大的球到小小的球。之後我們在廢紙背面畫上圖案,讓她學習用各式大小的剪刀剪紙、走迷宮,訓練她的運筆、握筆。當她做得很棒的時候,她爸爸還不敢讓她很快寫中文字,怕她太挫折,就把正方形放大,讓她先練習寫十字架、畫乂乂。然後再把國語字典的部首放大,用一張薄薄的紙舖在上面,讓她用描的寫部首。

蕙欣現在已經會寫中文字,字不是很工整,但是她把寫字的能力用在寫卡片上,給生病的孩子,給生病的老人家,給失業的人,她用她學了很久的能力來幫助別人。生命中的缺口,要彌補容易嗎?不容易。但是用愛彌補之後,對自己、對別人都是有幫助的。蕙欣雖然智障,卻是個折翼的天使。

二十一年前,我充滿了懷孕的喜悅,愛我的丈夫常帶我去海邊,因為我最喜歡看海跟天連成一線,還有寬闊的海面和海浪的聲音。產檢時,我們夫妻報名參加拉梅茲無痛分娩,所以我的丈夫陪著我進產房,看到蕙欣從媽咪的子宮像溜滑梯地溜出來。那一年我們都很開心,在娘家屏東的照相館拍下了全家福。然而,當我們充滿喜悅的時候,卻不知道晴天霹靂的事情就要臨到我們。

汪媽媽分享蕙欣的故事蕙欣八個月大的時候,我跟丈夫聽到她大聲尖叫,讓我們在睡夢中驚醒過來,發現她整個臉紅通通的,用溫度計量她的體溫,發現已飆到攝氏四十三度。於是,我們趕緊開車直奔到榮民總醫院,最後驗血驗尿的結果報告,證實蕙欣是細菌感染;當時的值班醫師又告訴我們,他懷疑蕙欣是腦部嚴重受傷的孩子,因為一般人不會高燒到四十三度。於是他建議我們帶蕙欣去看小兒腦科的權威─池景尚醫師。池醫師為蕙欣作了許多檢查,包括核磁共振攝影,這張照片顯示蕙欣腦部至少有三十二個地方是呈現空洞的,特別是喬腦,它主宰一個人的運動、語言和體溫調節。

蕙欣腦部嚴重受傷,以至於她快五歲時才會站,她雙腿累累的傷痕,述說著她跌倒再站起來的人生。然而,當人們可憐同情我的時候,我卻要說這是我一生最美的回憶,最感恩的日子。我常常告訴別人,汪爸爸的手成了女兒走路的腳,他帶蕙欣跳土風舞,抱著她爬山去看瀑布,因為他說:「我的孩子有權利認識這個世界。」我高二的時候信上帝,有人告訴我,上帝又叫做天父,天上有一個爸爸在愛我。那時候,我還無法體會。但是,每一次我看著汪爸爸愛蕙欣的時候,我知道天父就像汪爸爸愛蕙欣一樣的在愛我;我也更愛我的丈夫。一個智障的孩子,變成一個很大的吸力,把我們夫妻的感情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蕙欣不只是腦部嚴重受傷,她也是一個多重障礙的孩子。她的眼睛、鼻子動過手術,國二時醫師為她的鼻子照內視鏡,只能用「一踏糊塗」來形容,他說人類鼻子有的問題在她身上都找得到,還懷疑她是否用過鼻子吸過一口新鮮的空氣。那時,我才恍然大悟,為什麼她的嘴巴都是開開的。動過手術後,她可以用鼻子呼吸,但是還是有很多毛病沒有辦法根治。每次當我聽到蕙欣唱歌的時候就很感恩,因為唱歌是把空氣吸進去,用肚子的力量把聲音向上推,這對她來說是很困難的。但是很奇妙,每次當她的鼻息肉要把她鼻子塞住的時候,她的細胞就開始萎縮,總是會有縫讓她可以吸到空氣。醫生說,只有一個現象可以解釋這個原因,那就是這個孩子是個很快樂的孩子,當人很快樂的時候,身上的免疫功能就特別的強。

蕙欣唱歌跟你我不一樣,她唱歌是在記住那個字的構音跟嘴形,把那個音分解出來;而且她要很專注,只要稍微不留神,她的音就發不準,就聽不清楚她在唱什麼。如果你聽得懂她唱的歌,那麼你要相信她很認真、很專注地在唱那一首歌。汪蕙欣唱"風雨中也能飛翔"

蕙欣小時候不會站,池醫師介紹一位復健科主任,他告訴我們,一個人要能夠站,必須要用他雙腿的力量把全身的重量撐起來。蕙欣腦傷很嚴重,肌肉沒有張力,於是主任建議為她動手術,在雙腳的關節貫穿鋼架,再連結特製的鞋子。我不禁在想:一個不到六歲的小女孩,為什麼要受那種苦?然而,那時最令我難過的,不是我的孩子要不要動手術,而是她終日發燒,體重甚至只剩下四公斤。很多人告訴我,我沒有能力把這孩子撫養長大,他們讓我看到一幅幅沒有希望的圖畫,想說服我把蕙欣送到政府的教養院去。有一天,汪爸爸不在,他們又來說服我。他們離開的時候,我覺得我的人生走不下去,與其把孩子送走,不如跟孩子一起結束生命。有天晚上,我把蕙欣抱到廚房,把窗戶和門關起來,把瓦斯打開。當我聞到瓦斯味道的時候,很奇妙的,我聽到一個聲音對我說:「素明,我愛妳,我為這個孩子負一切完整的責任。」這個聲音在我的腦海裡二十一年,沒有一天離開過。我知道是上帝在呼喚我。我聽到這聲音,就把瓦斯關起來,把窗戶打開。我很慶幸,我順服了這個聲音。可是回到現實的社會,我的孩子還是終日躺在床上,發燒,不會說話,不會站。

然而,我何等幸運,在高二信上帝,在大學時養成好習慣,每天早上讀聖經。有天,我在清晨讀聖經的時候,讀到使徒行傳三章1~10節,耶穌的門徒彼得從美門進到聖殿,在美門附近有許多人,其中有一個是瘸腿的,他看到彼得就求他賙濟。彼得對他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聖經說,那瘸腿的腳和踝子骨就立刻健壯了,就跳起來,行走,跳躍著讚美神。六年來,我看到的都是孩子軟軟的腳;那天,「腳和踝子骨就立刻健壯了」變成斗大的字浮現在我眼前,於是我向上帝禱告:求醫治我孩子的腳,讓她的肌肉可以強壯起來,讓她能夠站,能夠走。之後我和先生一起跪下禱告,清楚上帝要醫治她。於是我們告訴主任說,我們決定不讓蕙欣開刀,而她一定會站、會走。三個月後,蕙欣真正會走路了,是上帝醫治了她的腳!

蕙欣的身邊一直圍繞著許多天使幫助她。我和汪爸爸曾經討論過,當她長大之後,要讓她去念特教還是一般學校。汪爸爸說:「我的孩子要念一般學校。」可是,我覺得她雖然進步很多,但是跟別的孩子比起來,仍然學得很慢,會被人欺負。然而,汪爸爸認為,如果她會被人欺負,就應該在會被人欺負的環境裡長大,因為作父母的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生命會自己去找出口,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念書之前,把愛裝進他的心中。

汪爸爸很有信心,但是作媽媽的就沒有這樣大信心。蕙欣讀托兒所的時候,我只要有空就會去看她。有一次,蕙欣去洗手間,好久都不出來,我覺得奇怪就推門進去看,原來有個孩子用鏟子敲了蕙欣的額頭,害她腫了一個很大的包。那時,我很生氣,想幫蕙欣打回來,可是她捉住我的手說:「不要,媽媽,那會很痛。」我的孩子跟我不一樣,即或她是智障的孩子,仍然是個獨立的個體,她有自己的判斷力,不在乎她的痛,只在乎別人會跟她一樣痛。

之後,我讓她轉進東海大學附設幼稚園。有天我到學校接她放學,老師看到我就一直哭,她告訴我,有個轉學生在上畫畫課的時候,用彩色筆把蕙欣的臉和牙齒塗上顏色,於是她告訴孩子不能欺負人,要學習彼此相愛,然後用藤條打了那個轉學生。沒想到,蕙欣卻去握那個轉學生的手說:「剛才老師打你,好痛喔。」她不在乎自己的痛,只在乎別人會跟她一樣痛。

蕙欣讀國中時,我仍然常常去看她。有一次,我看到蕙欣去洗手間,出來的時候,有四個女孩要進去,其中一個說:「你們看,那個智障的出來了。」我不禁掉下眼淚;但是蕙欣回到家,好像什麼事都沒有。一個作母親的,常常看別人在笑、在欺負自己的孩子,會很擔心這孩子長大以後會不會有很多的陰影。可是,我非常感謝上帝,在蕙欣的心裡裝滿了愛。

我要講一個唐奶奶和汪蕙欣的故事,它讓我看見只要心裡有愛,就毫無障礙。有一天,小組長希望我們為唐奶奶禱告,她的眼睛要開刀。那是蕙欣第一次聽到唐奶奶,她就問我可不可以帶她去醫院看唐奶奶。於是我帶她去看唐奶奶。蕙欣問唐奶奶可不可以唱歌給她聽,唐奶奶就點點頭。那次,蕙欣唱「愛的真諦」。回到家,蕙欣說她覺得唐奶奶喜歡聽她唱歌。後來唐奶奶的眼睛沒有開刀,她住院時肺部引起併發症,住進加護病房。當我去東大附中接蕙欣的時候,她說她今天在學校有為唐奶奶禱告。我跟她說:「媽媽覺得唐奶奶一天比一天嚴重,我們要預備好心,說不定上帝要把唐奶奶接走。」蕙欣聽了很難過地說:「媽媽,妳知道嗎?我在加護病房告訴唐奶奶說:只要妳轉到普通病房,我就唱歌給妳聽。唐奶奶愛聽我唱歌,她一定會好起來的。」上帝垂聽了蕙欣的禱告,唐奶奶真的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只不過病房成了唐奶奶的家。後來我意識到,蕙欣給唐奶奶的是一種承諾,所以我每個禮拜六都帶她到醫院看唐奶奶,蕙欣會學看護,用棉花棒沾水滋潤唐奶奶的嘴,按摩她的手腿,也想作布丁給唐奶奶吃,可是她最喜歡的是唱歌給唐奶奶聽。這樣的日子一過就過了兩年,後來因為SARS不得不中斷半年。之後我再帶蕙欣去看唐奶奶,當門一開,她就喊著:「唐奶奶,蕙欣來看妳了!」很特別的,當唐奶奶聽到蕙欣在叫她的時候,她身上的儀器就嗶嗶地響著。當蕙欣唱歌的時候,唐奶奶似乎很努力地撐開眼皮,想告訴蕙欣:妳在唱歌,我知道。在我為唐奶奶禱告之後,蕙欣說:「媽媽,妳看,唐奶奶不給我走。」我發現,唐奶奶握著蕙欣的手;而當我撥開唐奶奶的手時,我發現她的眼淚掉了下來。看護說,就連她兒子也不曾這樣捨不得。而蕙欣離開時,面帶微笑,充滿著自信,好像國王的女兒一樣地走離開醫院。這讓我知道愛的力量是這麼的大。

上帝給我最大的學習,是把小愛化成大愛。雖然我沒有接受過特殊教育,但是十年前我在榮中禮拜堂創辦寶貝班,一半是特殊孩子,一半是一般孩子。當時我讀到哥林多前書十二章22~25節,看到「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時,我就問上帝:什麼是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上帝回應我的禱告,而我聽從神的聲音,解決寶貝班孩子的問題,把傳統兒童主日學的教材作了非常大的翻轉,利用投影片,在詩歌律動之外,也將音樂鑑賞、大自然教室、國字變變變、語言教學、新聞探討帶進主日學,最後再帶回聖經的核心價值。

有一天,一位師範大學教授和特教博士組了一個團來考察寶貝班,他們用嚴謹的特教理論來評鑑,最後他們用「奇異恩典」來形容寶貝班。那位博士說:那麼多的多重障礙孩子和一般孩子融合在一起,在美國肯定要有特教博士、語言治療師、音樂治療師、資深兒童主日學老師,怎麼可能只有妳、丈夫和一位鋼琴老師,就讓孩子們進步那麼多?然而,我的丈夫說:一個戰馬若要馳騁在沙場,上帝會作一件事,祂會矇住戰馬的眼睛,讓他看不到,他只能夠聽神的聲音,不需要懼怕。

我最大的託付,是教導孩子懂得敬畏耶和華,認識神的話。我常常向神禱告:神啊一定要教會我怎樣教會孩子禱告,讓孩子愛禱告。有一天,我會睡著,他們的父母也會睡著,只有神是他們永遠的依靠。寶貝班的孩子很愛禱告,一群特殊的孩子可以禱告三十分鐘,為很多的事情禱告。一群特殊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融合在一起,生命改變的故事從來沒有斷過。

有個自閉症孩子的媽媽,來參加寶貝班家長座談會,從頭到尾一直哭,她說她的兒子有自閉症,從小到國小一年級都不會說話,不會說話就交不到朋友,甚至有人欺負他。她問她的孩子可不可以參加寶貝班。有老師提出一個特教文獻說,一個小孩從出生到六歲都不曾開口說話,那麼他幾乎不會再開口說話。那孩子的語言治療師也說他沒有任何說話的意願。那時候,我很單純,希望能收那孩子進寶貝班,至少每週有二個半小時可以讓他的父母輕鬆一下。汪爸爸則說一定要收他,因為信仰是超越特教理論和醫學知識的。

這個孩子有自閉症,還伴隨著情緒障礙和自殘的行為,有時候,他會在上課時大叫,會用頭去撞螢幕。為了幫助他,我教孩子們去跟他打招呼,跟著他的眼睛動,最好把他的頭固定,跟他說:上帝愛你,我也愛你。每一個人、每一個禮拜都用愛去包圍著他,引誘他說話。後來,汪爸爸開闢一對一的教室,用認字卡教他認字,他都不說話,可是有一張「馬桶」,上面有四個點,他不講「馬桶」,卻說著一、二、三、四。汪爸爸好開心,卻假裝什麼事也沒發生,繼續上課,下一張是「按鍵式電話」,他不講「按鍵式電話」,卻說著一、二、三……,他開始有主動說話的意願。當汪爸爸帶他回教室時,他看到蕙欣就說:「蕙欣姐姐!」老師和孩子都楞住了,怎麼可能來寶貝班才二個月就開口說話了?怎麼可能我們比語言治療師還會引誘他說話?我們只不過是一群願意去愛這孩子的人。當你願意用上帝的愛去愛一個人的時候,你知道你拿到什麼東西嗎?你拿到一把鑰匙,一把啟動天國神蹟的鑰匙;你把門一打開,上帝的能力就從天傾倒下來。

寶貝班讓我得到一個「第一家庭」的獎,是中華民國智障協會頒給我的,他們說我們是把小愛化成大愛的實踐者。這個獎給我推力很大,後來我辦了留職停薪,到美國拜訪我的大學輔導劉牧師,他看了寶貝班的教材,說這是國寶級的東西,於是安排我到美國教會短宣,更加挑戰我,不應只屬於寶貝班,而應屬於眾教會,應該帶著單槍和女兒,為主作見證。當我留職停薪屆滿時,我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寫辭呈。有人勸我再作四年,就可以領退休金;但是,我很清楚,我要將人生的下半場作一個生命的投資。我的人生重新歸零,而上帝帶給我很大的祝福,當我離開東海大學的時候,寶貝班的神蹟奇事就傳開了。有一天,九家有線和無線電台擠滿了寶貝班,當時汪爸爸在大陸,只好由教會的長老出來召開記者會。媒體報導之後,我才發現台灣有許多教會也在關心特殊的孩子,我就帶著同工去幫助他們,有些小學也開始使用寶貝班的教材去教育特殊孩子。

上帝為我開了一扇門,叫做校園生命教育,我的職場是各級教育園區,到學校家長座談會、週會,講故事給孩子們聽。我在撒種,不是一個一個的撒,而是撒向好多的人。蕙欣則常常到醫院關懷小孩,就像天使走過人間,在醫院唱歌、安慰人、帶領人信主。現在她在爸爸開的餐廳當歌手和琴手,這是一間會說話的餐廳,一間傳揚特殊孩子美善的餐廳,蕙欣用她的歌聲和琴聲,溫暖許多的人。蕙欣和我一起關懷特殊的家庭,帶領很多人信主。去年和今年,我們還到美加短宣、演唱。

你發現了什麼?你發現了我生命中的缺口,事實上是上帝精心設計的,為的是讓我心中耶穌基督的愛從這個缺口流露出來,成為別人的祝福。你也會發現,在你四周圍,甚至於你自己的生命中也有缺口,這個缺口可能變成破口,讓苦毒流進去,終日埋怨,祝福也遠離了。可是,要記得,神有能力將苦難變成好的結局,將BITTER變成BETTER,因為上帝愛你。

二十一年前,當核磁共振的照片放在我們夫妻面前的時候,主治醫師問我懷孕的時候有沒有酗酒、吸毒、長期曝露在不良的空氣裡。他說在醫學文獻裡,一萬個孩子就有一位先天腦部嚴重受傷的孩子。但是因著上帝的慈愛,汪蕙欣不是一個悲劇,而是一個祝福,是一個萬中選一的祝福。我希望你能夠把這個祝福帶回去,也把愛傳出去。

作者簡介

鍾素明

出生在美麗的屏東長治鄉崙上村
高中就讀屏東女中
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系畢業
喜歡游泳、聽古典音樂、接近大自然,更愛沉潛書海

◎1985年,女兒蕙欣出生,八個月大診斷出先天腦傷。
◎1998年,在台中榮中禮拜堂成立「寶貝班」,極具創意的「融合教育」,經十二年耕耘深獲好評。
◎2002年,因創辦寶貝班,汪家獲智障家長總會頒發<台灣第一家庭獎>。
◎2005年,辭去東海大學圖書館期刊組組長的工作,帶著女兒演講傳愛,媒體稱「台灣第一家庭母女檔全台走透透全球飛透透」。
◎2007年,《萬中選一的祝福》(校園書房出版)問世,書後附有女兒歌唱CD。此書不僅暢銷,蕙欣單純的嗓音更是感人肺腑。

             上帝的作為,常透過人世的痛苦和辛酸才結出美果; 
                                代價雖沉重,卻又是何等貴重。
                              感謝上帝,「天使歌手」在我家!

延伸閱讀:

1.身障女歌手 譜出”唱”意人生
2.帶領多重障礙女兒的心路歷程
3.萬分之一的祝福~汪致中 鍾素明 汪蕙欣  (GoodTV專訪 YouTube 56分鐘)
4.天使歌手汪蕙欣 多重障礙獻奇蹟

【後記】蕙欣,一個愛唱歌的女孩,完全看不出她在八個月大的時候,是一個可能被人放棄的BABY,因為在母腹的時候,腦部就受傷了,如果放棄她,她很可能永遠無法像現在一樣,能跑能跳,能說能唱,還成為音樂小老師,這樣的孩子誰能接受?這樣的孩子誰還願意付出所有,只為爭取那萬分之一的希望?汪致中和鍾素明堅信,這是愛的奇蹟。

抱著醫生說的一句話,就是在蕙欣腦幹的邊緣還存有些微細胞,若被刺激還有希望,汪媽媽和汪爸爸就堅持到底,發揮他們能想到的方法幫助蕙欣,讓原本不會說話,不能站立的蕙欣,現在還能幫汪媽媽做家事,學過餐飲的蕙欣,據說她的洗碗功夫還是一流的呢!不但如此,上網發E-MAIL,為人禱告,甚至還會利用視迅,唱歌給遙遠的朋友聽。

‧讀者文摘 2008/11/20【撰文/鄧明儀】

鍾素明(人稱汪媽媽) 與丈夫兩人都受過高等教育,擁有良好職業,沒有不良嗜好,家族也沒有特殊病史,她一直以為自己會生個很聰明的正常孩子;在女兒還未出生前,她已準備了許多教女兒成才的東西。

女兒蕙欣出生時,外表看起來跟一般孩子一樣可愛。可是某天夜裡,她高燒不退,夫婦倆把她送醫急診,

汪家一家三口的笑容是一致的幸福,彷彿在告訴大家:缺陷不是詛咒,而是一種祝福。(攝影/卓珩)

醫生詳細檢查後說:「孩子有原因不明的先天腦傷,導致智障,一萬個新生兒中只有一個。」汪媽媽覺得所有的美夢都破碎了,不住問:「為什麼要給我這個孩子?為什麼要我過這樣的人生?」

蕙欣罹患多重障礙,無論是溝通、眼手協調及統合感覺都有問題,做任何簡單的事,對她來說都很困難。幼時的蕙欣不但終日發燒,而且說話不清,三歲零八個月才懂得叫爸爸,五歲才懂得叫媽媽,還要一直依賴語言治療師矯正發音;她脊柱側彎,快六歲才會站立,跌倒了爬起來又再跌倒,身上總是傷痕累累;她學習像蝸牛般緩慢,學會加減乘除數不清花了多少張紙。親戚們給她的評語是「毫無希望的孩子」,都勸汪媽媽把女兒送到慈善機構。「但蕙欣二十二年來從沒一天放棄過,她認為自己是最自由、最幸福、最快樂的孩子,因此,我也一直沒放棄過。」

汪媽媽看見孩子受苦及面對無窮無盡的挫折,午夜夢迴時也曾淚濕枕頭,可是見到丈夫完全不在乎孩子的狀況,就是愛她、寵她,並發明許多遊戲訓練女兒,在別人眼中認為是無聊的事,都變成父女倆的樂趣。「女兒每一個小小的進步,我們都很開心,她能寫出第一行字,兩年才學會跳一下繩,我們都特別感動。」 汪爸爸汪致中回憶說。

從女兒身上,汪媽媽更學習到無私地去愛。「有次,她告訴我被同學打,我氣上頭,說要幫她打罵那同學,但蕙欣馬上叫住我,說:『媽媽,不要,會很痛的。』原來她明白被打很痛,所以也不要媽媽打人,她的心是那樣善良。突然,我為自己的報復行為覺得慚愧。」

一九九七年,蕙欣小學五年級時,汪媽媽於所屬的教會創辦「寶貝班」,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幫助其他身心有障礙的孩子及其父母。她要給這些孩子一處綠洲,有適合他們學習的方法,並給他們一點兒安慰,也給自己一個療傷的機會。「在養育女兒的過程中,每次有人嘲笑、欺負她,我都心痛不已。後來,我發現醫治這傷痛及解開心結的方法,是去愛一羣特殊的孩子,同時也教導其他人接納這羣孩子。我就像是一個農夫,知道哪個地方的泥土最鬆,並挖到最深處,然後把那種子種在孩子的心田上,是在散播愛的種子。」

寶貝班

寶貝班成立之初,就只有兩個學生,一個是汪蕙欣,另一個是陳宥君,她們同屬弱障的孩子,雖然五音不全,卻同樣喜愛音樂,於是汪媽媽就用音樂來啟發她們的學習,讓她們成為「寶貝二重唱」,後來又加入了新詩、自然及聖經故事去配合教導。寶貝班陸續加入許多新成員,有患自閉症、罕見疾病、嚴重弱智、性格偏差、學習障礙,以及來自破碎家庭、性情特殊的兒童等。

「這羣孩子比正常人更溫柔、更善良、更有愛心,這些在別人眼中不正常的孩子,彼此相愛,活得比正常人更有人性。」

寶貝班內是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黃耀祺有智力障礙、重聽、弱視及心臟問題,來了寶貝班後,卻成了一個快樂的鼓手,常常為蕙欣伴奏;患自閉症的廖致誠,七歲之前一直不曾開口叫爸爸,到了寶貝班數月後,有天突然喊了聲爸爸,然後再叫媽媽,他父母聽後宛如神蹟降臨,禁不住流下淚;還有自閉症學生李賢識,最初到寶貝班時從不理睬人,後來在班內先學會彈琴,再發現對繪畫也有興趣,上月剛考進輔仁大學。汪媽媽笑逐顏開地說:「我播下的種子正在萌芽。」

二○○二年,汪家獲台灣智障家長總會頒發「第一家庭獎」。二○○五年,汪媽媽毅然辭去東海大學圖書館的工作,組成「台灣第一家庭全省走透透母女檔」,到世界各地巡迴演講,把女兒的成長故事娓娓道來,並由蕙欣透過歌聲表達她對世間的熱愛,藉以向不幸的家庭傳達永不放棄的訊息。

有愛餐廳

二○○六年,汪媽媽及汪爸爸更在東海大學附近的藝術街,開辦了一間「有愛餐廳」(It’s Love),讓蕙欣成為駐店琴手與歌手。蕙欣獻唱時,夫婦倆很有默契地為女兒打拍子,輕聲伴唱,然後給她掌聲鼓勵。「多重障礙的蕙欣能引吭高歌,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對我與外子來說,她的歌聲是甜美純真的天籟。她的歌聲一直在祝福別人。」有愛餐廳

在有愛餐廳裡,蕙欣的招牌歌是《風雨中也能飛翔》,台灣《宇宙光》雜誌主編曾經在專欄中形容它是一間「會掉眼淚的有愛餐廳」。試過有位女同學聽罷蕙欣唱歌後,跟她說:「蕙欣姊姊,我跟你一樣,從小被人欺負,原本我是很恨他們的,但從今天開始,我要學習你,去幫助那些需要我幫助的人。」一位女校長哭著跟蕙欣說:「如果我早點認識你,就知道我還有一條路可選擇,就是用愛去原諒那些傷害過我的人。」

去年,汪媽媽另一創舉,是把女兒的成長印記、寶貝班的故事,以及有愛餐廳裡的點滴,撰寫成《萬中選一的祝福》,並隨書附送蕙欣的歌唱CD。她多次強調,這本書雖然不到二百頁,卻是她花了二十一年的光陰,用生命寫出來的。

「我希望這本書能告訴大家,愛是什麼樣子。在別人看來,我的人生是有缺陷、很倒黴的,但我卻認為自己很幸運,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都給我遇上,她是我們家的天使。終日在埋怨的人,祝福會遠離他,而我們一家三口卻是把苦難變成祝福,以愛彌補生命的缺口。」

【讀者文摘2008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