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亞牧師

●為家庭守望的目標:守望神對家庭的心意,帶出神對家庭的祝福

為家庭禱告守望的目標是什麼?「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創世記十二:1-2)神創造世界的時候就給家庭一個計畫,從祂和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中,我們可以知道神的心意是要祝福亞伯拉罕的家,使他的家成為眾人的祝福。

神設立亞伯拉罕的家,進而衍生為一族、以至成為一國,神把祂的同在賜福給亞伯拉罕和他的家,並使他的家成為別人的祝福,因為神盼望透過家庭實現祂創造和救贖的目標。所以當我們在為家庭守望的時候,我們知道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也理當領受亞伯拉罕的一切祝福,並帶出祝福。

然而,撒但不願這事成就,便想盡辦法破壞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因此,當我們在為家庭守望的時候,要把神的心意守望出來,不讓仇敵破壞神在家庭的工作。所以我們為家庭守望,不僅是為家人得救、求主救家人脫離試探和凶惡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得著神創造世界時定意要給家庭的祝福,讓家庭實現祂的旨意。


神在以弗所書中啟示我們,屬靈爭戰的最後戰場是家庭中(以弗所書六:1-4),家庭和教會的關係緊密,建立家庭就是建立教會,建立教會就是建立家庭;所以實踐基督化家庭,就是實踐神在教會的心意,想實現神在教會的心意,也需要從家庭開始。

在這個末後的世代,仇敵透過各式各樣的方法破壞家庭制度和關係,男女兩性關係、墮胎的問題、家庭暴力……,越來越嚴重;仇敵知道家庭關係被破壞之後,教會、社會、國家也會跟著被瓦解,因此,我們需要格外儆醒地為家庭守望。

作守望者就是作祭司和先知,把百姓的需要帶到神面前,也把神的心意帶到百姓當中,無論是為國家、教會還是為家庭禱告,都是如此。

成為家中祭司和先知的困難在哪裡?一方面,我們常感到人微言輕、沒有人重視我們所說的話;另一方面,當我們為國禱告的時候,所遭遇的困難是事情又太大太難、遙不可及,使我們無法禱告。

但當我們面對家庭的需要時,卻是另一個極端,我們要面對許多生活上實際的需要,瑣瑣碎碎,同樣令人難以禱告。

為家庭禱告時,我們常覺得問題多如牛毛、層出不窮且改變不多,因為事情清楚到使我們的焦點模糊,也讓自己陷在問題裡。當我們先了解問題在哪裡,再談如何為家庭守望,便能更加有力、有把握。

●如何為家庭守望:

學習亞伯拉罕的「築壇」

亞伯拉罕如何實現神在他身上的心意?當我們查考亞伯拉罕的一生,發現他跟我們有一樣的性情,也會軟弱、膽怯(創世記十二:11-13),但他卻仍被稱為「信心之父」,因為他有一個重要的特質 — 無論搬遷到何處都會築壇:

•亞伯蘭將他妻子撒萊和姪兒羅得,連他們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所得的人口,都帶往迦南地去。他們就到了迦南地。亞伯蘭經過那地,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那時迦南人住在那地。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裏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從那裏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裏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創世記十二:5-8)

•亞伯蘭帶著他的妻子與羅得,並一切所有的,都從埃及上南地去。亞伯蘭的金、銀、牲畜極多。他從南地漸漸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間,就是從前支搭帳棚的地方,也是他起先築壇的地方;他又在那裏求告耶和華的名。(創世記十三:1-4)

•亞伯蘭帶著他的妻子與羅得,並一切所有的,都從埃及上南地去。亞伯蘭的金、銀、牲畜極多。他從南地漸漸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間,就是從前支搭帳棚的地方,也是他起先築壇的地方;他又在那裏求告耶和華的名。(創世記十三:14-18)

壇是神與人會面的地方,是神與人、人與神說話的地方,是敬拜神的地方,也是會幕和聖殿的預表。會幕是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遇見神的地方,聖殿是以色列國遇見神的地方,而壇的範圍較小,比較是指家庭,但其基本意義都一樣,皆是指神與人會面的地方。我們想到築壇時,通常會想到家庭祭壇,我們可以從亞伯拉罕築壇的過程中,學習建立家庭祭壇原則:

一、家庭祭壇是活動式的壇

當我們想到築壇的時候,較容易聯想到一週一次的、固定的家庭禱告會(家庭祭壇),但亞伯拉罕所築的壇是活動的,他每搬一次家就會築一個壇,他的祭壇是活動的,不受限於時間和地點。換句話說,我們的家庭祭壇也應當是活動式的。

家中的先知和祭司,不能一週只守望一次,要不斷地與神會面、與神相遇。以前我們教會的教導是,家庭祭壇要從夫妻倆人開始,或是從談戀愛的時候開始,其實家庭祭壇要從第一塊活石開始,從一個人開始為家庭守望、作先知和祭司時,便開始築壇。

在新約的啟示中,我們個人就是壇、就是殿,是聖靈的殿(哥林多前書六:19),我們信耶穌後,便是家中的殿、家中的壇,因此,我們並非只在一週一次的家庭時間裡才禱告、才傳講神的話語,而是要像亞伯拉罕築壇一樣,每一次發生變動,就到神面前聽祂的話、獻祭、代禱,這樣的壇是活動的壇,這是亞伯拉罕築壇的第一個原則。

當我們為家庭守望時,求神幫助我們可以築靈活的壇,而非一成不變的壇。作先知的人(特別是家中的家長和父母)需要抓住每一個機會傳神的話語,這會帶來很大的效果。昨天我和兒子談論事奉的問題時,便抓住機會向他傳信息,在他有需要的時候,我的話語便會對他產生吸引力和功效。

我們作家庭的祭司時,需要採取靈活的方式來代禱,並且持續守望禱告,如此才能建立一個活動有效的家庭祭壇。

二、家庭祭壇是敬拜的壇

亞伯拉罕所築的壇是敬拜的壇、與神相會的壇,當神對他說話,他就起來回應,求告耶和華的名。亞伯拉罕一與神的關係和對話都很自然,當他信心軟弱時,神帶他去海邊看沙(創世記十三:16)、看星星(創世記十五:5),對他說話、堅固他的信心。

我們若要成為先知和祭司,最重要的是要先懂得敬拜神,學習敬拜的第一件事情是知道如何作僕人、傾聽神的話,我們若沒有學會聽神的聲音,便很難去傳信息、很難作準確的禱告,當我們不知道如何禱告的時候,甚至可以邀請聖靈幫助我們。

美國明尼蘇達州有位年長的姊妹,常常有很多人請求她代禱,她的女兒尤其常請她禱告,她說:「身為媽媽和祖母,面對家庭裡眾多的需要,我常會感到焦慮不安,但是當神透過聖靈向我啟示話語的時候,我的禱告便會既輕省又準確。」有一次她的外孫女很不乖,於是,她向神禱告說:「主啊!我真的不知道如何為我的孫女禱告,求聖靈用祢的話語幫助我為她禱告。」第二天她的女兒告訴她:「媽媽,妳的禱告很有效,我的女兒有了很大的改變。」

所以,無論我們是作先知還是作祭司,都要在聖靈裡聽主的聲音,這要從敬拜開始,我們敬拜的時候會聽見主的聲音,主的聲音會為我們帶來很大的滿足、喜樂和醫治。

三、家庭祭壇是奉獻的壇

敬拜的壇也是對主的愛有回應的祭壇,因此,亞伯拉罕的壇不是一直報告需要的壇,也不是責備的壇。

面對家庭的問題,我們常會用先知的角度來責備,不但不夠準確,也沒有果效,只是徒增禱告中的焦慮而已。然而,亞伯拉罕所築的壇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對主的愛的回應;他裡面對神、對人有很深的愛,所以他的壇很有果效。

亞伯拉罕對神的愛的回應,最高峰是在創世記廿二章,神要他到摩利亞山獻上他的愛子以撒,而他也真的獻了,這是最高的祭壇,他把從神而得的重新奉獻給神。他心裡那顆全然奉獻的心,充滿他對神的愛,這也是他作先知和祭司有果效的關鍵。

此外,他對人的愛也在奉獻裡表露無遺,即使他自己生不下孩子,但當亞比米勒請他為家中的婦人生子祝禱時,他也願意為她們禱告(創世記二十:17)。這讓我想到挪威有一位牧師,他雖然半身不遂,需要靠著輪椅行動,但他依舊有信心為人作醫治的禱告,這是十字架的信心。十字架的信心是,神怎麼說,我們怎麼作,不看環境和自己,單單順服神,這就是奉獻。

當我們看自己的環境和軟弱時,我們便無法為人禱告,而亞伯拉罕為我們立的榜樣是慷慨的給予,他知道神很愛他、他很富足,所以他不害怕給予。

一個真正有力量的壇,是被神的愛所充滿、對神作出愛的回應,並且在富足裡禱告的壇。在貧窮裡為人禱告是沒有用的,特別是為家人禱告時,我們常常都是帶著悲情,有人禱告了二十年,家人還沒有信主,心裡於是充滿許多憤怒,這樣的人是貧窮的,無法與人分享上帝的富足。

我們要學習像亞伯拉罕一樣,不僅願意順服神的旨意,即使有不明白之處也順服神,並且願意將神所賜的完全回報獻給祂,這樣一顆單單順服的心,會帶來禱告、傳講、行動的果效。

當我們築了一個活動、敬拜、奉獻的壇之後,不僅會遇見神,也能成為守望大有功效的先知和祭司。

這是一輩子的學習,我們不一定總是作得很好,但神會用祂的恩典幫助我們,因為祂是最終的守望者。

祂先對亞伯拉罕來說話,所以亞伯拉罕能夠築壇,即使在他極軟弱的時候,神也興起他心裡那微小的信心,成為活的信心,使他能夠作先知和祭司;求主也對我們說話,使我們也能對神、對人作出愛的回應,建立守望大有功效的祭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