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去到田野掐菜,遇見一棵野瓜籐,就摘了一兜野瓜,回來切了,擱在熬湯的鍋中,因為他們不知道是甚麼東西。」(列王紀下第四章39節)

在那個古老的年代,人類就發現「煮湯」的吃法,只要拿一個耐高溫的容器,盛了水,放在火爐上,就可以加肉片、骨頭、蔬菜、水果、洋菇、海鮮、雞蛋…,煮成一鍋綜合食物的清湯或濃湯。世界上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招牌湯,例如,德式的雜肉湯、法式的洋蔥湯、西班牙式的蒜頭蛤蜊湯、英式的南瓜濃湯、丹麥的奶油蘑菇湯、俄式的羅宋湯、港式的雲吞湯、韓式的泡菜湯、日式的味噌湯、泰式的酸辣椰子雞湯、印尼式的紫菜墨魚湯、星馬的肉骨茶湯、中式的餛飩湯、台式的雜菜湯、墨西哥式的辣豆湯、美式的康寶海鮮濃湯與心靈雞湯……但是,有一種湯稱為「吉甲的野瓜麵湯」,雖然不在世界的湯頭食譜大全上,卻紀錄在聖經上,註明上帝對這湯的重視。

  吉甲位於約但河的東岸,當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時,就由這裡渡過河。過河之後,以色列人十二支派,各自河中取一塊石頭,扛在肩上,再於岸上放置成圓,作為證據,成圓的石堆是吉甲的原意。以色列人攻佔迦南地之後,卻隨即追隨當地的風俗,忘了上帝。

  後來,先知以利沙又帶著僕人與門徒來到吉甲,那時吉甲正有飢荒。以利沙吩咐僕人煮一大鍋的水,給他的門徒們一個考題「取食物來熬湯。」在作物豐收的時候,取得食物容易,在飢荒的時候就難了,不曉得他們有沒有修過「救荒植物學」,或是「饑荒求生術」?他們散開,各憑本事,可能有人在地上抓蝗蟲,或在石頭縫隙找蝸牛,或在河邊灘地捕青蛙,大有斬獲的一個帶許多野瓜回來,這人還熱心的切野瓜,而後就放入鍋子,祇是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麼瓜?似乎一遇到野瓜,大家都變傻瓜,只稱這種瓜為Pakkuot,希伯來文意即瓜皮很軟,一切就開的瓜。英文與中文譯者不知道這是什麼瓜,就譯為wild gourds與「野瓜」。

  中東地區的野瓜有許多種,蔓生野藤又易切開的有兩種,其中有毒,帶有苦味的名叫「苦蘋果」(Citrullus cdocynthus),果實約蘋果大,表皮棕黃,瓜汁泛白並含有大量的苦瓜素(glucoside colocynthin),苦瓜素極苦,即使經水稀釋,高溫煮過,苦味依然。嚐到苦瓜素的人會立刻嘔吐,吃到體內很容易破壞腎臟功能,有致命的危險。難怪,眾人一嚐到野瓜湯,就喊叫道:「神人哪,鍋中有致死的毒物,所以眾人不能吃了」(列王紀下四章40節),這真是來到吉甲已無力,煮湯又逢毒苦瓜,正不知下回要如何分解,以利沙立刻切入,說:「拿點麵來」(41節),他將麵撒在鍋中,這鍋「野瓜麵湯」就沒有毒了!

  這是膠體化學的原理,麵粉放入水中,會成為細微顆粒,顆粒表面能夠吸附苦瓜素,而後沈澱在鍋底,只要將鍋子慢慢傾倒,倒出上方的湯,喝來則無毒性。以利沙給他的學生上了一課,即使作錯了決定,只要找他,他還是有辦法解決的。以利沙如此,何況我們的主,祂不只是我們平安時的主,也是我們犯錯時,將錯誤化為祝福的主。

資料來源:河馬教授(張文亮)的網站

延伸閱讀:聖經中的野瓜  Wild Gou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