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與清廉都該是朝野信守的價值

 2009-06-06中國時報社論

 國時報六日社論指出,一如預期,馬總統在日前發表了六四感言,或許是為了維持總統身分的高度,也或許是為了維持兩岸當下的友善氛圍,這篇感言的語氣較之往年溫和許多,無論如何,馬總統終究維持了他的一貫性,但耐人尋味的是,往年在論述六四上一貫缺席的民進黨,今年卻突然關心起六四來了,他們並未提自己對六四的論述,卻將馬總統的六四感言批為「出賣受害者的醜陋文件」,這種在修辭上鮮明的對比,所映照出的不是紀念六四,依舊是朝野對立。  

 民進黨一向主張保障人權,陳水扁主政之前如此,陳水扁主政時如此,陳水扁下台後似乎仍然如此。依照民進黨一貫的人權立場,或許認為馬英九該在六四廿周年強烈表態批判北京的立場。然而,民進黨果真如此主張,會不會讓人質疑其主張並非真誠的保障人權,而只是說服力不足的政治策略呢?  

 人權,本來不是民進黨唯一主張;在主張人權同時,民進黨一向也主張清廉。但自從陳水扁於主政後期貪腐醜聞纏身後,民進黨清廉主張退縮了,甚至消失了,偶而唱起清廉當作裝飾音,也是荒腔走板,虛弱無力。民進黨在陳水扁議題上,選擇放棄清廉的政治堅持,不肯使用清廉做為評價陳水扁及其政治家族的標竿,而只是一味借用人權做為批判台灣政治干涉司法的旗幟,遮蓋其清廉訴求的蒼白無力,不但不能掩飾其政治道德原則的根本失落,反而使得其人權主張也難以凝聚聽眾。當人們發現人權主張竟可成為清廉缺位的遮羞布時,遂知人權政策已成民進黨的政治工具,不再是高尚的理想目的。民進黨吝於使用清廉批判阿扁,其實削弱了人權主張的信用。只是為政黨策略服務的人權論述,很難不使人於傾聽之際帶有問號。  

 如果民進黨指出馬英九當了總統就不再要求平反六四,足以證明馬英九過去的人權立場只是虛矯作態,這種指責恰也說中了為什麼民進黨的清廉主張甚至人權主張顯得虛矯的要害。用人權批判馬英九,如果只是為了拉近馬英九與陳水扁在政治道德評價上的距離,正也同時證明了民進黨的人權政策主張不是出自真心。  

 因此,至今不肯標舉清廉主張評價陳水扁所作所為的民進黨,到了六四廿周年,也就失去了標舉人權來批判其政治對手(不管是馬英九還是北京)的道德位置。這其實是台灣人權發展道路上的悲哀。  

 做為台灣人民選出的總統,馬英九當然應繼續堅持他選上總統所憑藉的人權主張。保障人權該是政治目的,不能是策略工具。保障人權與促進兩岸關係不是二者擇一而是可以兼籌並顧的選項;既要發展兩岸關係,也要提倡人權保障。人權做為普世價值,甚至應超越任何單純地域觀念產生的本土利益訴求。北京須瞭解,要爭取台灣人民化解心中對於北京疑慮,改善兩岸的信賴關係,當年天安門事件的處理方式,以及北京對此有無幡然改悟的政治決心,台灣人民不會不以為意。台灣累積的政權輪替經驗,使得在野者批判意見極受容忍與尊重,六四是處置鎮壓異見的事件,兩岸改善經濟關係之後,若不能正視並檢討其間是非經過,兩岸之間也仍將有極難跨越的心理鴻溝存在。  

 馬英九總統在就職周年前夕,簽署了兩項聯合國人公約,這次他的重點不是在於是否藉此加入聯合國,而是要將國際人權規範體系引進內國法制,加速台灣人權保障的實踐能與國際人權標準接軌。此一舉動,不僅使得台灣簽署經濟社會公約迎頭趕上對岸,也使得台灣在公民政治權利公約上的進度超前。人權公約的競賽,乃已使兩岸從主權的鬥爭,轉向人權實踐決心的比較。此項發展,應該視為兩岸關係之中一種良性互動的軌跡。  

 台灣人民會在乎馬英九總統在六四廿周年表達應該表達的立場,呼籲北京在兩岸之間正式展開良性的人權競賽,作為長期發展兩岸關係的基礎。於此同時,我們也期待民進黨能夠走出只敢談人權不敢談清廉的心虛困境,早日振作政黨的道德體魄,重新出發。